《首春连阴》
时间: 2024-09-19 21:1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首春连阴
陆游 〔宋代〕
入春十日九日阴,
积雪未解雨复霪。
西家船漏湖水涨,
东家驴病街泥深。
去秋宿麦不入土,
今年米贵如黄金。
老妪哭子那可听,
僵死不覆黔娄衾!
州家遣骑馈春酒,
欲饮复止吾何心?
出门空叹岁华速,
已见微绿生高林。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开始的十天里,有九天是阴雨天气,积雪尚未融化,又下起了细雨。西边的船因为漏水而使湖水上涨,东边的驴子生病,街上的泥泞更是深重。去年的麦子没有播种入土,今年的米价贵得像黄金一样。老妪在哭泣,她的儿子为何无人可以倾听?尸体僵硬而没有人用被子覆盖!地方官派骑士送来春酒,想要饮酒却又停下,我心中又何以为然?出门后只感叹岁月流逝太快,已经看到高林中微微的绿意。
注释:
- 入春:指春天来临。
- 阴:阴天,多云。
- 积雪未解:积雪尚未融化。
- 复霪:又下起细雨。
- 西家船漏:西边的船漏水了。
- 湖水涨:湖水上涨了。
- 驴病:驴子生病了。
- 街泥深:街道上的泥泞很深。
- 宿麦:去秋播种的小麦。
- 米贵如黄金:米的价格贵得像黄金一样。
- 黔娄衾:指薄被子,出自《左传》。
- 州家遣骑:地方官派骑士送酒。
- 岁华速:岁月流逝得很快。
- 微绿:初春时节,树木开始长出嫩绿的新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多描写国家和民生,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豪放而深沉。
创作背景: 《首春连阴》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民生艰难的时代。陆游通过描绘春天的阴雨和民众的疾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首春连阴》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诗中以春天的阴雨作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世困境的感慨。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阴冷,反映了自然界的不顺,紧接着用具体的场景描写西家船漏和东家驴病,展示了人们的困苦以及生活的不易。
再往后,诗人提到去年的麦子未能播种,而今年的米价高得如黄金一般,暗示了农业的失败和民众生活的艰难。接着,诗人写到老妪哭子,表现出社会的悲剧,令人心痛。最后,诗人提到地方官派人送春酒,想要饮酒却无心,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透出浓厚的忧国情怀,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感。春天的微绿象征着希望,但在现实的困苦面前,这种希望显得微不足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春十日九日阴:春天来临十天中,有九天是阴雨天气,说明春天的气候反常。
- 积雪未解雨复霪:积雪尚未融化,又下起了细雨,表现了天气的湿冷。
- 西家船漏湖水涨:西边的船漏水,湖水上涨,暗示了生活的困苦。
- 东家驴病街泥深:东边的驴生病,街道上的泥泞很深,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 去秋宿麦不入土:去年的麦子未能播种,表现了农业的失败。
- 今年米贵如黄金:今年的米价高得像黄金一样,体现了民众的困境。
- 老妪哭子那可听:老妪在哭泣,她的儿子为何无人可以倾听,展现社会的冷漠。
- 僵死不覆黔娄衾:尸体僵硬而无人覆盖,令人心痛。
- 州家遣骑馈春酒:地方官派人送春酒,体现了人情的冷暖。
- 欲饮复止吾何心:想要饮酒却又停下,表现了内心的无奈。
- 出门空叹岁华速:出门后只感叹岁月流逝太快,体现了生命的无常。
- 已见微绿生高林:看到高林中微微的绿意,象征着春天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自然景象和人间疾苦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
- 拟人:老妪的哭泣似乎在呼唤人们的关注。
- 象征:春天的微绿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阴雨和人们的困境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反映了生活的苦难与岁月的流逝,最终带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渺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新生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是阴雨绵绵,象征困境。
- 积雪:象征过往的负担和未解的困扰。
- 老妪:代表失去亲人的悲痛,体现人世间的冷暖。
- 微绿:春天的希望,虽微小却是生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春天的天气状况是: A. 晴天
B. 阴雨天
C. 风和日丽 -
诗中“今年米贵如黄金”的意思是: A. 米价便宜
B. 米价非常昂贵
C. 米价稳定 -
“老妪哭子那可听”中“那可听”是什么意思? A. 有人倾听
B. 无人倾听
C. 听得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陆游通过春天的阴雨与民困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战乱中的艰辛。两者同样都用自然景象与人事困境形成对照,表现出深沉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