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12:28:48

冰霜销尽萍光转。

绮陌清歌归缓缓。

江南草长燕初飞,漠北沙寒春尚浅。

柳枝袅娜同心绾。

枝上流莺千百啭。

齐将好语祝东风,地老天荒恩不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冰霜销尽萍光转。绮陌清歌归缓缓。江南草长燕初飞,漠北沙寒春尚浅。柳枝袅娜同心绾。枝上流莺千百啭。齐将好语祝东风,地老天荒恩不断。

白话文翻译:

冰霜消融,水面上的浮萍也变得明亮。绮丽的道路上,悠扬的歌声缓缓传来。江南的草木渐渐长高,燕子开始初飞;而北方的沙地仍然寒冷,春天还显得浅薄。柳枝轻轻摇曳,像是同心相系;树上的黄莺千百声地鸣唱。大家一起说出美好的祝愿,愿东风常驻,情意绵绵直到地老天荒。

注释:

  • 萍光:水面上浮萍的光影,形容春意盎然。
  • 绮陌:华丽的道路。
  • 江南:指中国南方水乡,以春景著称。
  • 漠北:指北方干旱寒冷的地区,春天来临得比较晚。
  • 柳枝袅娜:形容柳树的柔美姿态。
  • 流莺:指黄莺,春天常见的鸟,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东风:春天的象征,古代常用来祝愿爱情长久。

典故解析:

  • 地老天荒:出自《诗经》,原意形容时间的久远,后来引申为爱情的永恒。
  • :在古典诗词中,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常被用来表达爱情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字惟韵,号紫琼,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其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常以细腻的情感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玉楼春七首》是丁宁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在春暖花开之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间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苏醒和人们心中的柔情。开篇以“冰霜销尽”引入春的气息,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江南草长燕初飞”描绘了南方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漠北沙寒春尚浅”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不同地域间春天的差异。诗中“柳枝袅娜同心绾”生动地描绘了柳树的柔美,与“枝上流莺千百啭”共鸣,传达出春天鸟语花香的动人景象。

最后,诗人用“齐将好语祝东风,地老天荒恩不断”来表达对爱情的祝愿,传达出一种希望与祝福的情感。这种在春天里对爱情的执着与期盼,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温暖,展示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冰霜销尽萍光转:春天来临,冰霜消融,水面上的浮萍在阳光下闪烁。
  2. 绮陌清歌归缓缓:华丽的道路上,清脆的歌声缓缓传来,暗示春意的悠然。
  3. 江南草长燕初飞:江南的草木开始生长,燕子也开始飞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4. 漠北沙寒春尚浅:北方依然寒冷,春天来得比较晚,形成对比。
  5. 柳枝袅娜同心绾:柳树的枝条轻轻摇曳,像是与心爱之人相系。
  6. 枝上流莺千百啭:树上黄莺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
  7. 齐将好语祝东风:大家一起说出美好的祝愿,期待春风的到来。
  8. 地老天荒恩不断:愿这份情意永恒不变,直至地老天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枝比作人心,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用以增强表现力。
  • 对仗:如“江南草长燕初飞,漠北沙寒春尚浅”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美与人间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霜:象征寒冷与沉寂,春天来临的对立面。
  • 柳枝:象征柔美和青春,常用以比喻爱情。
  • 黄莺: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希望。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楼春七首 其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丁宁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江南草长燕初飞”,这是在描绘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3. “地老天荒恩不断”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爱情的坚贞与祝福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1. B. 丁宁
  2. C. 春天
  3. B. 对爱情的坚贞与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强调自然的苏醒与生机,但更侧重于短暂与瞬间的感受。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春天的景象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宋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