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题夏景扇》
时间: 2025-01-06 13:02: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题夏景扇
作者: 姚华 〔清代〕
郊原雨过浮清润。
风入薰弦催麦信。
酒边一榻称单衣,
傍午宿妆销面粉。
刬尽新愁生似笋。
饭饱村舂糁野菌。
清泉烹茗倚斜阳,
晚绿明蟾山又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清新的田园景象。雨过之后,田野显得清润,微风拂过,像是在催促麦子的成熟。酒桌旁,一张小榻上,诗人穿着单衣,正午时分,宿妆已经消退,脸上的粉妆也淡了。新愁如竹笋般悄然生长,饭饱后,村里的舂米工人正忙着加工野生蘑菇。清泉泡茶时,依靠在斜阳下,晚上的绿色山影中,又隐约看见明亮的月亮。
注释:
- 郊原:指乡村田野。
- 浮清润:形容雨后空气清新,湿润。
- 薰弦:指吹奏的乐器,借指音乐。
- 麦信:指麦子成熟的迹象。
- 单衣:轻便的衣服。
- 宿妆:睡过之后的妆容。
- 刬尽:清除、扫除。
- 新愁:新产生的忧愁。
- 村舂:乡村的舂米工人。
- 倚斜阳:依靠在夕阳下。
- 晚绿:傍晚时分的绿色景色。
- 明蟾:指月亮,蟾蜍常被用来比喻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描写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田园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玉楼春》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为主题,展示了雨后田野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清润与宁静,风吹过的声响与酒桌旁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诗的前半部分“郊原雨过浮清润”到“傍午宿妆销面粉”,展现了夏日雨后的清新与诗人生活中的温暖时光;而后半部分“刬尽新愁生似笋”到“晚绿明蟾山又隐”,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考,尤其是新愁的出现,如同春笋般悄然生长,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透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郊原雨过浮清润”:描绘了雨后田野的清新湿润,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风入薰弦催麦信”:微风吹过,似乎在催促着麦子的成熟,传递出丰收的希望。
- “酒边一榻称单衣”:描绘了悠闲的生活场景,酒桌旁的轻松状态。
- “傍午宿妆销面粉”:正午时分,诗人面容淡妆,体现了生活的随意与自然。
- “刬尽新愁生似笋”:新愁如同竹笋般突兀而生,暗示内心的不安。
- “饭饱村舂糁野菌”: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劳动的场景。
- “清泉烹茗倚斜阳”:清泉煮茶,坐在斜阳下,带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晚绿明蟾山又隐”:傍晚的绿色山影中,月亮若隐若现,渲染出一种宁静和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新愁生似笋”,通过生长的竹笋比喻内心的愁苦。
- 拟人:“风入薰弦”,将风与音乐结合,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生活中愁苦的思考,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联系,呼应了“清润”与“新愁”的对立,反映了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生命与滋润,带来清新。
- 风:象征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酒:象征闲暇与生活的享受。
- 清泉:象征纯净与心灵的宁静。
- 明蟾:象征月亮,寓意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郊原雨过浮清润”意指: A. 雨后田野清新湿润
B. 田野被雨淹没
C. 田野干旱 -
“新愁生似笋”中的“笋”比喻: A. 生长的烦恼
B. 清新的感觉
C. 丰收的希望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忆李白》 李白
- 《宿业师山房待丁二十二弟札》 孟浩然
诗词对比: 姚华的《玉楼春》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姚华更侧重于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腻与忧愁,而李白则通过月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前者细腻而悠远,后者则豪放而深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姚华生平与创作背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