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时间: 2025-01-06 12:4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
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
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
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
却趁新凉秋水去。
白话文翻译:
江边那片斜阳下的树木,
都是六朝时期人们居住的地方。
兴衰更替与我无关,
唯有沙洲上那对白鹭。
仙人矶下风雨交加,
好想卸下船帆却无法停留。
必须振作精神去除尘埃,
趁着新凉的秋水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阳树:夕阳映照下的树,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通常指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白鹭:一种水鸟,象征着纯洁和灵动。
- 仙人矶:地名,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带有仙气。
- 卸征帆:指卸下船上的帆,意味着停船和休息。
典故解析:
- 六朝:历史背景中六朝的繁荣与衰落,反映了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
- 仙人矶:可能与道教文化相关,暗示一种追求超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及抗金名将,生于1180年,卒于1240年。他的词风豪放,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作品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略,诗人内心充满忧国忧民的情绪,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兴废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玉楼春》以斜阳映照的江边树木为引子,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引出了对历史的追忆,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随之而来的“悠悠兴废不关心”,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无奈与冷漠,似乎对过往的繁华已不再执着,内心深处透出一种淡然与洒脱。
而“惟有沙洲双白鹭”,则通过白鹭的纯洁与灵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心境。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仙人矶下多风雨”,暗示了外部环境的不安与动荡,令人感到无奈和困惑。
“好卸征帆留不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尽管想要停留,却只能继续前行。最后两句“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强调了要积极面对生活,即使在风雨中也要勇敢出发,追寻新的希望。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思索,展现出辛弃疾对人生与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头一带斜阳树:描绘了傍晚时分,江边斜阳下的树木,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总是六朝人住处:提到六朝的历史,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消逝。
- 悠悠兴废不关心: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无所谓态度,哲学式的思考。
- 惟有沙洲双白鹭:白鹭在沙洲上的静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 仙人矶下多风雨:暗示外部环境的不安与动荡,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 好卸征帆留不住:渴望停留,却无法实现,表现出无奈感。
- 直须抖擞尽尘埃:要振作精神,去掉惆怅与忧虑。
- 却趁新凉秋水去:向往新的生活,追求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兴废比作江水的流动,体现时间的无情。
- 对仗:如“风雨”与“秋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强调要在风雨中勇敢追寻新的希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白鹭:象征着纯洁与自由,代表诗人内心的向往。
- 风雨:暗示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秋水: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头一带斜阳树”中“斜阳”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傍晚的阳光
C. 中午的阳光
D. 晚上的月光 -
“惟有沙洲双白鹭”中“白鹭”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忍耐
C. 纯洁与自由
D. 努力 -
诗中提到的“仙人矶”主要指什么?
A. 一个繁华的城市
B. 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C. 一个历史遗址
D. 一个海港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辛弃疾更注重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地渲染了理想与豪情。
-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强调豪放与纵情,而辛弃疾的《玉楼春》则表现出淡然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选》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的详细解析及相关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