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东有贤守,好客似春申。
自构杏梁地,不生珠履尘。
乐章思季子,后俊得吴均。
寝卧在其下,知君学至人。
白话文翻译:
江东有位贤明的守官,待客如春天般热情。
他自建的杏花梁上,没有一丝珠履的尘土。
乐章中思念的是季子,后来的俊才则如吴均。
在他的庇护之下,知道你是学习至道人士。
注释:
- 江东:今江苏、浙江一带,古代称为“江东”。
- 贤守:指品德高尚的守官。
- 春申:春申君,春秋时期的名将,善于待客。
- 杏梁:指杏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美好环境。
- 珠履:比喻高贵的鞋子,暗指尘土的污浊。
- 乐章:乐曲,可能是指某种乐器或歌唱。
- 季子:春秋时期的季札,以其德行而闻名。
- 吴均:吴均,南朝时期的文学家,才华出众。
- 至人:指达到高尚道德境界的人。
典故解析:
- 春申君:春申君黄歇,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好客著称。
- 季子:季札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以其仁德和才华受到尊重。
- 吴均:南朝的著名诗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人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梅尧臣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逍遥堂”作为梅尧臣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达了对贤良守官的赞美和对高尚道德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东一位贤良守官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从气氛入手,描绘出一位好客的守官,营造出一种温暖的社交氛围,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诗人通过“自构杏梁地,不生珠履尘”来表现环境的优雅与安宁,暗示了这位守官的高洁品德和生活方式。
在乐章思季子的描写中,诗人寄托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强调了后辈俊才的崛起,反映出对人才的期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一句“知君学至人”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学习者的尊重,展现了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
整首诗言辞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东有贤守:开头直接点明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江东守官的赞美。
- 好客似春申:以春申君来作比较,突显守官的热情。
- 自构杏梁地:描绘出环境的优雅,反映出守官的品味。
- 不生珠履尘:暗示守官的高洁,洁净的环境象征高尚的道德。
- 乐章思季子:引入历史人物,表达对贤才的怀念与追求。
- 后俊得吴均:提到吴均,展现出对后辈的期望。
- 寝卧在其下:隐喻在贤者的庇护下学习,象征一种谦恭的态度。
- 知君学至人:总结性的句子,表达对学习者的尊重和期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守官比作春申君,突显其热情。
- 对仗:如“自构杏梁地,不生珠履尘”,上下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杏花、珠履等意象,象征高洁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表现出对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赞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梁:象征美好的环境,代表自然与和谐。
- 珠履:象征高贵与清净,反映出人的品德。
- 乐章:象征文化与艺术的传承,表达人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东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四川
B. 今江苏、浙江
C. 今广东 -
春申君以什么著称? A. 仁德
B. 好客
C. 智谋 -
诗中提到的吴均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秦朝
B. 南朝
C. 唐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社会的关怀。
- 《登高》:王之涣的诗,意境苍茫,表达了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理想和人生态度的追求。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诗作,描绘自然景色,反映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赏析》
- 《梅尧臣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