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和兰坡催梅)》
时间: 2024-10-17 06:28: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炉钑就裙纹摺。香烬低云月。玉钿黏唾上眉心。不似寿阳檐下六花清。翠禽飞起南枝动。惊破西湖梦。仗谁为作水龙声。吹绽寒葩诗眼为君青。
白话文翻译:
金炉上雕刻着裙子的褶皱。香烟缭绕,低垂如云月。玉钿粘着唾液,贴在眉心。不像寿阳檐下的六瓣雪花那样清新。翠鸟飞起,南枝摇动。惊破了西湖的美梦。靠谁来制造水龙的声音。吹开了寒冷中的花朵,让诗人的眼睛为你而青翠。
注释:
- 金炉:指香炉,古代常用于焚香。
- 钑(sà):雕刻。
- 裙纹摺:指香炉上的雕刻图案,模仿裙子的褶皱。
- 香烬:指香燃烧后的灰烬。
- 玉钿:古代女子用来装饰头发的小玉片。
- 黏唾:指玉钿上粘着的唾液。
- 寿阳:地名,位于今山西省。
- 六花:指雪花,因其形状多为六角形。
- 翠禽:指翠鸟。
- 南枝:指南边的树枝。
- 西湖梦:指西湖的美景,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梦境。
- 水龙声:指水流的声音,这里比喻音乐或诗歌的声音。
- 寒葩:指寒冷中的花朵。
- 诗眼:指诗人的眼睛,这里比喻诗人的心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情感抒发为主,风格清新,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榘在某个冬日的夜晚,看到香炉上的雕刻和窗外的美景,触景生情而作。诗中通过对香炉、雪花、翠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夜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中“金炉钑就裙纹摺”一句,以香炉上的雕刻图案为引,开启了全诗的意境。接着“香烬低云月”描绘了香烟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玉钿黏唾上眉心”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娇美。后文通过对翠鸟、西湖梦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炉钑就裙纹摺”:以香炉上的雕刻图案为引,开启了全诗的意境。
- “香烬低云月”:描绘了香烟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 “玉钿黏唾上眉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娇美。
- “不似寿阳檐下六花清”:通过对比,突出了雪花的新鲜和清新。
- “翠禽飞起南枝动”:描绘了翠鸟飞起的生动场景,增添了诗的动感。
- “惊破西湖梦”:通过“惊破”一词,表达了美景被打破的遗憾。
- “仗谁为作水龙声”: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美好声音的向往。
- “吹绽寒葩诗眼为君青”:通过“吹绽”和“诗眼”的运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炉钑就裙纹摺”中的“裙纹摺”,“仗谁为作水龙声”中的“水龙声”。
- 拟人:如“香烬低云月”中的“低云月”,赋予香烟以人的动作。
- 对比:如“不似寿阳檐下六花清”中的对比,突出了雪花的新鲜和清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夜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对香炉、雪花、翠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金炉:象征着温暖和精致。
- 香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消逝。
- 玉钿:象征着女子的娇美和精致。
- 六花:象征着纯洁和清新。
- 翠禽: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西湖梦:象征着美好的梦境和理想。
- 水龙声:象征着美好的声音和音乐。
- 寒葩:象征着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炉钑就裙纹摺”中的“钑”是什么意思? A. 雕刻 B. 折叠 C. 燃烧 D. 粘贴
- 诗中“不似寿阳檐下六花清”中的“六花”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花朵 C. 云彩 D. 玉钿
- 诗中“翠禽飞起南枝动”中的“翠禽”指的是什么? A. 翠鸟 B. 翠竹 C. 翠玉 D. 翠叶
- 诗中“吹绽寒葩诗眼为君青”中的“寒葩”指的是什么? A. 寒冷中的花朵 B. 寒冷中的叶子 C. 寒冷中的石头 D. 寒冷中的水
答案:
-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榘《虞美人(和兰坡催梅)》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但张榘的诗更加细腻和幽静,而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和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