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金华山诗 沈约 〔南北朝〕
远策追夙心。 灵山协久要。 天倪临紫阙。 地道通丹窍。 未乘琴高鲤。 且纵严陵钓。 若蒙羽驾迎。 得奉金书召。 高驰入阊阖。 方覩灵妃笑。
白话文翻译:
我远行追寻着往昔的心愿, 灵山与我长久地约定。 天边的云彩仿佛降临在紫色的宫阙, 地下的通道连接着神秘的洞穴。 我未能乘坐琴高上的鲤鱼, 暂且放下严陵的钓竿。 如果能够得到羽翼的迎接, 得以奉上金色的书信召唤。 我将高飞进入天门, 才能见到灵妃的微笑。
注释:
- 远策:远行的计划或策略。
- 夙心:往昔的心愿或志向。
- 灵山:指神话中的仙山,也可能是指金华山。
- 协久要:与长久以来的约定相符合。
- 天倪:天边的云彩。
- 紫阙:紫色的宫阙,指天宫。
- 地道:地下的通道。
- 丹窍:红色的洞穴,指仙境的入口。
- 琴高鲤:传说中的仙鲤,能载人升天。
- 严陵钓:指严子陵的钓鱼台,象征隐逸生活。
- 羽驾:有羽翼的车驾,指仙人的交通工具。
- 金书召:金色的书信,指仙人的召唤。
- 阊阖:天门。
- 灵妃:仙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宋、齐、梁三朝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南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游历金华山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金华山在古代被认为是仙山,沈约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历金华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诗中“远策追夙心”一句,表明诗人远行的目的是为了追寻往昔的心愿,而“灵山协久要”则暗示了诗人与灵山之间有着长久的约定。诗中的“天倪临紫阙”和“地道通丹窍”描绘了仙境的神秘景象,而“未乘琴高鲤”和“且纵严陵钓”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选择。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得到仙人的迎接,进入天门,见到灵妃的微笑,这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策追夙心:诗人远行的计划是为了追寻往昔的心愿。
- 灵山协久要:灵山与诗人有着长久的约定。
- 天倪临紫阙:天边的云彩仿佛降临在紫色的宫阙。
- 地道通丹窍:地下的通道连接着神秘的洞穴。
- 未乘琴高鲤:诗人未能乘坐琴高上的鲤鱼。
- 且纵严陵钓:暂且放下严陵的钓竿,指选择隐逸生活。
- 若蒙羽驾迎:如果能够得到羽翼的迎接。
- 得奉金书召:得以奉上金色的书信召唤。
- 高驰入阊阖:诗人将高飞进入天门。
- 方覩灵妃笑:才能见到灵妃的微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倪临紫阙”中的“天倪”比喻天边的云彩,“紫阙”比喻天宫。
- 拟人:如“灵山协久要”中的“灵山”被拟人化,与诗人有着长久的约定。
- 对仗:如“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通过描绘仙境的神秘景象和表达对仙人的渴望,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山:神话中的仙山,象征着神秘和超脱。
- 紫阙:紫色的宫阙,象征着天宫和仙境。
- 丹窍:红色的洞穴,象征着仙境的入口。
- 琴高鲤:传说中的仙鲤,象征着升天和超脱。
- 严陵钓:严子陵的钓鱼台,象征着隐逸生活。
- 羽驾:有羽翼的车驾,象征着仙人的交通工具。
- 金书召:金色的书信,象征着仙人的召唤。
- 阊阖:天门,象征着通往仙境的入口。
- 灵妃:仙女,象征着美好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灵山”指的是什么? A. 金华山 B. 神话中的仙山 C. 普通的山 D. 诗人想象中的山
-
“未乘琴高鲤”中的“琴高鲤”象征着什么? A. 隐逸生活 B. 升天和超脱 C. 神秘的洞穴 D. 天边的云彩
-
诗中的“紫阙”象征着什么? A. 天宫和仙境 B. 红色的洞穴 C. 隐逸生活 D. 通往仙境的入口
-
诗中的“严陵钓”象征着什么? A. 升天和超脱 B. 隐逸生活 C. 神秘的洞穴 D. 天边的云彩
答案:
- B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仙诗》(郭璞):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游金华山诗》与《游仙诗》(郭璞):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但《游金华山诗》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 《游金华山诗》与《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但《游金华山诗》更侧重于对仙境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约诗集》
- 《南朝文学史》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