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时间: 2025-01-01 18:05:26

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

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

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作者:罗隐 〔唐代〕

宦途不复更经营,
归去东南任意行。
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
久居竹盖知勤苦,
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
耳中时有铁船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杨炼师,感慨人生的变化和归隐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在官场上的经历再也不想继续,决定回到东南,随心所欲地生活。在分别后,几次想念相会,到再见时却如同前世重逢。长期居于竹林之中,体会到辛勤的苦楚,心中对旧业的莲峰也生出变更的念头。特别感谢那位假装疯狂的吴道士,因为他耳边时常响起铁船的声音,似乎暗示着世事的变迁。

注释:

  • 宦途:指官场生涯。
  • 东南:地名,通常指诗人向往的归隐之地。
  • 别后:分别之后。
  • 前生:前世,指过去的经历和情感。
  • 竹盖:竹林中的住所,象征隐逸。
  • 莲峰:与诗人旧业相关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修道或隐居的地点。
  • 佯狂:假装疯癫,吴道士的行为。
  • 铁船声:可能象征着世俗纷扰或变化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唐代诗人,字景纯,号惭愧,晚号隐君。生于官宦之家,因屡遭宦海沉浮,最终选择隐居,诗风清新高远,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归隐的渴望,恰逢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抒发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方式,句式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中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开篇“宦途不复更经营”,直接表明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失望与无奈,紧接着的“归去东南任意行”则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渴望。

中间几句“别后几回思会面,到来相见似前生”,不仅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也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后续“久居竹盖知勤苦”则是对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有对辛勤劳作的自省,也让人感受到安静生活中潜藏的苦闷。

结尾的“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意象,吴道士的狂态与铁船声交织在一起,似乎暗示着世俗与隐逸之间的冲突与和谐。整个诗作在情感上跌宕起伏,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宦途不复更经营:在官场的生活已不再想继续。
  2. 归去东南任意行:选择返回东南,过随心所欲的生活。
  3. 别后几回思会面:分别后几次想到重聚的情景。
  4. 到来相见似前生:再见时的亲切感仿佛是前世的缘分。
  5. 久居竹盖知勤苦:长期隐居在竹林中,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6. 旧业莲峰想变更:对于曾经的事业有了改变的想法。
  7. 为谢佯狂吴道士:特别感谢那位假装疯癫的吴道士。
  8. 耳中时有铁船声:耳边不时响起铁船的声音,象征生活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宦途”与“东南”、“久居”与“旧业”,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比喻:用“铁船声”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变迁。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归隐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宦途:象征官场,代表世俗生活。
  • 竹盖:象征隐逸,体现宁静的生活环境。
  • 莲峰:象征旧业,代表诗人的过往事业。
  • 铁船声:象征世事的纷扰与变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罗隐在诗中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继续经营
    B. 厌倦
    C. 满意
    D. 忽视

  2. “耳中时有铁船声”中的“铁船声”主要象征: A. 内心的宁静
    B. 世俗的变迁
    C. 自然的声音
    D. 友人的问候

  3. 诗中提到的“吴道士”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A. 聪明
    B. 疯狂
    C. 冷静
    D. 忍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反映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对比

  • 罗隐的《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首诗都表达了归隐与对世俗的反思,但罗隐更多展现了与友人的情感联系,而陶渊明则强调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安宁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解读》
  3.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