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补阙》

时间: 2025-01-20 00:39:20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

路从青琐无因见,

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郑补阙
作者:罗隐

夫子门前数仞墙,
每经过处忆游梁。
路从青琐无因见,
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
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
两度槐花马上黄。


白话文翻译:

在先生的门前有高耸的墙,
每次经过这里就会想起游梁。
路途虽远,青琐无处可见,
但对您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
未必是谗言把我们隔开,
只是您忙于草拟谏书罢了。
自从别后我愁苦不堪,
两度槐花在马背上已经发黄。


注释:

  • 夫子:指孔子,尊称。
  • 数仞墙:高耸的墙,多用于形容阻隔。
  • 青琐:青绿色的门,象征着通往理想和文化的道路。
  • 丹心:赤诚的心,指忠诚的情感。
  • 谗口:谗言,指流言蜚语。
  • 草谏书:草拟的谏言,指对上级的劝谏之书。
  • 愁悴:忧愁而憔悴,形容心情的沉重。
  • 槐花:槐树的花,象征春夏交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唐代诗人,字景初,号紫微山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王维、孟浩然的传统,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见长,同时也关注社会与人生,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寄郑补阙》作于唐代,罗隐在此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反映出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谗口”和“草谏书”暗示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人际关系,诗人对这些现象的观察与感慨。


诗歌鉴赏:

《寄郑补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罗隐深厚的友情和对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夫子门前数仞墙”,高墙象征着距离与隔阂,而“每经过处忆游梁”则传达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路从青琐无因见”,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尽管有地理的距离,但心灵上始终相连。

“恩在丹心不可忘”一句,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恩情的铭记,体现了忠诚与感恩的主题。接下来的两句“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则是对现实的深思,诗人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能并非出于流言,而是生活的繁忙与责任。

诗的结尾“两度槐花马上黄”,运用槐花的季节变化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令人感到惋惜与感伤。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夫子门前数仞墙:描绘出孔子门前的高墙,象征隔阂。
  2. 每经过处忆游梁:诗人每次经过此地,便会想起与友人游玩的情景。
  3. 路从青琐无因见:即使路途遥远,青琐的门也无法显现。
  4. 恩在丹心不可忘:对友人的恩情永远铭记在心。
  5. 未必便为谗口隔:并不是谣言让我们隔开。
  6. 只应贪草谏书忙:或许是因对方忙于写谏书而无法相见。
  7. 别来愁悴知多少:自从分别后,我心中愁苦不知有多少。
  8. 两度槐花马上黄:时间飞逝,槐花已经两次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数仞墙”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对仗:如“恩在丹心不可忘”与“未必便为谗口隔”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现实政治环境的忧虑,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墙:象征隔阂与阻隔。
  2. 青琐:象征理想与文化的追求。
  3. 丹心:象征忠诚与感恩。
  4. 槐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出友谊的深厚与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数仞墙”象征什么?
    A. 高耸的建筑
    B. 隔阂与距离
    C. 友情的坚固
    D. 自然的景色

  2. “恩在丹心不可忘”中,“丹心”指的是什么?
    A. 忍耐
    B. 忍辱负重
    C. 忠诚的心
    D. 红色的心

  3.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是因为什么?
    A. 朋友的背叛
    B. 生活的忙碌
    C. 路途的遥远
    D. 诗歌的创作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送友人》 王之涣

诗词对比
对比罗隐的《寄郑补阙》与王之涣的《送友人》,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现实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伤感与对友情的美好回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