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二 芦花》

时间: 2025-01-01 14:14:12

秋风泽畔。

小草霜华染。

比似杨花吹不断。

却被雁衔天半。

月明野渡苍茫。

伴他枫叶吴江。

堪笑白头老子,夜寒尚倚红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二 芦花
作者: 尤侗 〔明代〕

秋风泽畔。小草霜华染。比似杨花吹不断。却被雁衔天半。月明野渡苍茫。伴他枫叶吴江。堪笑白头老子,夜寒尚倚红妆。

白话文翻译

在秋风吹拂的泽边,小草已经被霜染成了白色。那飘荡的芦花就像杨花一样,吹也吹不尽,却被雁子衔着飞向半空。月光下,野渡显得苍茫,伴随着吴江的枫叶。可笑的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这夜寒中竟还依靠着红妆。

注释

字词注释

  • 泽畔:湖泊或河流的边缘。
  • 霜华:霜的光辉,形容草木被霜覆盖的状态。
  • 杨花:杨树的花絮,轻盈飘散。
  • 雁衔天半:指大雁衔着秋天的气息飞向天空。
  • 苍茫:形容广阔而又模糊的景象。
  • 红妆:指女子的妆容,象征青春和美丽。

典故解析

  • “白头老子”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普遍意义上的老年人,反映出老年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字子完,号石庵。他擅长诗词,尤其是词作,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秋季,反映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老年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二 芦花》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象的词作,诗人在秋风和霜华的交织中,描绘了一个苍茫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开篇的“秋风泽畔”,令人感受到秋日的清冷和宁静,草木被霜覆盖,仿佛一切都在沉睡。接下来,诗人以“比似杨花吹不断”将芦花的轻盈与杨花的飘散相提并论,展现出自然界的柔美与脆弱。而“却被雁衔天半”则引入了动态的元素,给静谧的秋景增添了几分生机。

月光洒在野渡之上,“苍茫”一词既描绘了景色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索。最后一句“堪笑白头老子,夜寒尚倚红妆”,以调侃的语气反映了老年人对青春的眷恋,展现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词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泽畔。:开篇直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小草霜华染。:描绘小草被霜染的情景,增加了视觉的细腻感。
  • 比似杨花吹不断。:通过比喻,传达了芦花的轻盈和飘荡。
  • 却被雁衔天半。:引入大雁,增加了景象的动态感。
  • 月明野渡苍茫。:月光下的野渡,暗示了孤寂的情感。
  • 伴他枫叶吴江。:自然景物的结合,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 堪笑白头老子,夜寒尚倚红妆。:以幽默的语气反映老年人的情感,蕴含对青春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比似杨花”,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加了诗意。
  • 对仗:如“月明”和“夜寒”,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欣赏,透过自然描写折射出对人生和岁月流逝的思考。通过对老年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
  • 霜华: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象征着自由与追逐梦想的勇气。
  • :常常代表思念与孤独。
  • 红妆:象征着青春与美丽,反映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秋风泽畔”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诗中比喻“比似杨花”是为了突出什么?
    a) 芦花的美
    b) 芦花的轻盈
    c) 芦花的数量
    d) 芦花的颜色

  3. “白头老子”是指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小孩
    d) 中年人

答案

  1. c) 秋
  2. b) 芦花的轻盈
  3. b) 老年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与本词有相似的自然意象。
  • 《天净沙·秋思》:同样表达秋天的情感,富有哲理性。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尤侗的词更偏向于自然描写,而李白则加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尤侗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