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吴次欧蕉窗坐雨图》

时间: 2025-01-14 02:51:50

雨声不住。

都在芭蕉树。

银豆抛来如按谱,此际有人细数。

黄昏庭院廉纤。

高烧绛蜡垂帘。

一样熏香独坐,今宵只觉寒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声不住。都在芭蕉树。银豆抛来如按谱,此际有人细数。黄昏庭院廉纤。高烧绛蜡垂帘。一样熏香独坐,今宵只觉寒添。

白话文翻译:

雨声不停地响着,落在芭蕉树上。细雨如同银豆一样洒落,仿佛是按着乐谱在演奏。这时,有人轻声在细数雨滴。黄昏时分,庭院显得幽静纤细。高烧的红蜡烛垂挂着帘子。独自坐在这里,熏香的气味弥漫,今夜只觉得寒意更添。

注释:

  • 不住:不停,形容雨声持续。
  • 银豆:形容细雨如同银色的小豆子。
  • 按谱:指演奏乐曲时按照乐谱的节奏。
  • 廉纤:形容庭院的清幽和纤细。
  • 绛蜡:指红色的蜡烛。
  • 熏香:指燃烧香料所发出的香气。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孤独的感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主要以诗歌和散文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观为题材。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雨夜,诗人在蕉窗前独坐,感受到雨声带来的孤独与宁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通过细腻的雨景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雨声不住”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细雨的连绵不绝,继而“都在芭蕉树”一句,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中“银豆抛来如按谱”形象地描绘了雨滴的轻盈,仿佛乐曲在此时此刻被弹奏出来,生动而富有节奏感。黄昏时分,庭院的“廉纤”更显得幽静,诗人独坐在其中,伴随着“高烧绛蜡”的烛光和“熏香”的香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悟,最终以“今宵只觉寒添”结尾,显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声不住”:描绘雨声的持续。
    • “都在芭蕉树”:雨滴落在芭蕉树上,构成自然场景。
    • “银豆抛来如按谱”:形象地将雨滴比作乐谱中的音符,生动传神。
    • “此际有人细数”:透露出诗人并不孤单,有人与他一起经历此刻。
    • “黄昏庭院廉纤”:黄昏的庭院显得清幽。
    • “高烧绛蜡垂帘”:红蜡烛的温暖光辉增添了氛围。
    • “一样熏香独坐”:独自坐在熏香中,感受静谧。
    • “今宵只觉寒添”: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更多的寒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滴比作“银豆”,形象生动。
    • 拟人:雨声被描绘为具有生命的声音。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雨夜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意象分析:

  • 雨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细腻。
  • 芭蕉树:常被视为孤独与清幽的象征。
  • 银豆:代表雨滴的轻盈与美丽。
  • 高烧绛蜡:象征温暖与宁静的心灵空间。
  • 熏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声不住”描绘的是哪个意象? A. 寒冷的天气
    B. 持续的雨声
    C. 高烧的蜡烛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银豆”比喻了什么? A. 雨滴
    B. 星星
    C. 花瓣
    答案:A

  3. 诗人在诗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的哲学思考,以月亮为背景,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而《清平乐》则通过雨声和庭院的描写,展现了孤独的宁静与思索。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