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题》

时间: 2024-12-27 03:32:54

纤纤初月上鸦黄,不把双眉斗画长。

素柰忽开西子面,芙蓉不及美人妆。

对题锦字添新恨,闲对幽花识旧香。

欲说春心无所似,池边顾步两鸳鸯。

¤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纤纤初月上鸦黄,不把双眉斗画长。
素柰忽开西子面,芙蓉不及美人妆。
对题锦字添新恨,闲对幽花识旧香。
欲说春心无所似,池边顾步两鸳鸯。

白话文翻译:

纤细的月亮初升,映照着黄鸦,不用画眉来争艳。
素白的柰花忽然绽放,西施的美貌也不及她的妆容。
在题字的锦帕上添上新的怨恨,闲来对着幽花辨认旧日的香气。
想要诉说春心却无处可比,池边漫步的两只鸳鸯。

注释:

  • 纤纤:形容细小、纤细。
  • 鸦黄:指黄鸦,一种鸟,寓意清幽、静谧的环境。
  • 双眉斗画长:形容女子的眉毛,斗是争斗、竞争之意,暗指美丽的争斗。
  • 素柰:指的是一种白色的花,象征纯洁。
  • 西子面:西子是指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貌。
  • 芙蓉:荷花,常用于比喻美丽。
  • 对题锦字:指在绣有文字的锦帕上,表达情感和思绪。
  • 新恨:指新生的怨恨或情感。
  • 幽花:指幽静的花,象征淡雅的情感。
  • 春心:春天的心情,暗指恋爱之心。
  • 鸳鸯:象征爱情和伴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芳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映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可能与春日的情绪有关,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歌鉴赏:

《缺题》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初升的月亮、黄鸦、素柰花和芙蓉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诗的开头,通过“纤纤初月上鸦黄”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初月升起,黄鸦归巢,生动地勾画出一幅清丽的春景。

接着,“素柰忽开西子面,芙蓉不及美人妆”中,诗人以西施与芙蓉对比,突出所描绘女子的美丽,展示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心中理想对象的赞美。而“对题锦字添新恨,闲对幽花识旧香”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新情感的探寻。这种情感的交织,恰如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欲说春心无所似,池边顾步两鸳鸯”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心难以言表,隐喻了爱的复杂与无奈。而池边的鸳鸯,正是爱情的象征,浸透着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整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爱情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既清新又充满思考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纤初月上鸦黄:初升的月亮照耀着黄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不把双眉斗画长:美丽的女子不需要画眉来争艳,强调自然美。
  3. 素柰忽开西子面:白色的柰花绽放,连西施的美貌也显得逊色。
  4. 芙蓉不及美人妆:莲花的美丽比不上她的妆容,进一步强调女子的美。
  5. 对题锦字添新恨:在锦帕上写字,增加了新的情感纠葛。
  6. 闲对幽花识旧香:面对幽静的花,回忆往昔的情感。
  7. 欲说春心无所似:想要表达爱情的心情却无从说起。
  8. 池边顾步两鸳鸯:池边的鸳鸯象征着爱情,暗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西施与芙蓉,突出美的多样性。
  • 拟人:将春心拟人化,表达内心情感的复杂。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与美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月: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黄鸦: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素柰:象征纯洁和美丽。
  • 芙蓉:暗指女性的娇美与芬芳。
  • 鸳鸯:爱情的象征,寓意着伴侣之间的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纤纤初月”形容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早晨
    • B. 正午
    • C. 黄昏
    • D. 夜晚
  2. “素柰忽开西子面”一句中的“西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昭君
    • B. 西施
    • C. 貂蝉
    • D. 李清照
  3. 诗中提到的“鸳鸯”通常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 D. 自然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刘芳节的《缺题》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的追求,前者更侧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后者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