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
时间: 2025-01-14 07:57: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军归来气如虎,
十万貔貅争鼓舞。
凯歌驰入玉门关,
邑屋参差认乡土。
弟兄亲戚远相迎,
拥道拦街不得行。
喜极成悲还堕泪,
共言此会是更生。
将军令严不得住,
羽书催入京城去。
朝廷受赏却还家,
父子夫妻保相聚。
人生从军可奈何,
岁岁防边辛苦多。
不须更奏边笳曲,
请君听我入塞歌。
白话文翻译
将军归来,气势如虎,
十万兵士争相欢舞。
凯歌响彻玉门关,
乡土房屋依稀可认。
弟兄亲戚远道相迎,
街道被人群拥挤不堪。
喜悦中难免流泪,
大家说这次相会是重生。
将军命令严厉不得久留,
急信催促他回京城。
朝廷赏赐不久便回乡,
父子夫妻得以团聚。
人生在外从军辛苦,
年年守边防劳苦多。
不必再奏征战的曲子,
请您听我唱入塞的歌。
注释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象征着勇猛和财富。
- 玉门关:古代中国著名的关口,位于丝绸之路的西端,象征着边疆和故乡。
- 羽书:古代用羽毛写成的信件,通常用来传递急讯。
- 边笳曲:指军队出征时所奏的乐曲,表达征战的悲壮和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于谦(1398年-1457年),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而质朴,常表达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战士归乡的情景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作为一名从军的将领,归乡后面对家庭团聚的喜悦与战斗生活的辛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入塞》是一首极具情感和画面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将军归乡的情景,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离别与团聚的复杂情感。诗的开篇即以“将军归来气如虎”引入,生动刻画了将军的威风和军人的豪情,彰显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接着,诗人转向欢庆的场面,“十万貔貅争鼓舞”,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士兵们的喜悦和对胜利的庆祝。
然而,在欢愉中却潜藏着对离别的感伤,“喜极成悲还堕泪”,表达了将军与家人重聚却又因军令而不得久留的无奈。诗中“将军令严不得住”,显示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战士们难以逃避的命运让人感到沉重。这种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欢庆与悲伤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化了人生的哲理:军人虽有荣光,背后却是无尽的辛苦与牺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军归来气如虎:将军凯旋归来,气势如猛虎,形象生动。
- 十万貔貅争鼓舞:十万士兵如貔貅般欢腾,充分表现出胜利的喜悦。
- 凯歌驰入玉门关:凯旋之歌传入玉门关,象征着荣耀和归乡。
- 邑屋参差认乡土:归乡时,房屋错落有致,感受到故乡的亲切。
- 弟兄亲戚远相迎:亲人们前来迎接,场面温馨。
- 拥道拦街不得行:人们聚集在街道上,热烈欢迎,形成拥堵。
- 喜极成悲还堕泪:喜悦中流下泪水,情感复杂。
- 共言此会是更生:大家感慨,这次重聚仿佛是重生。
- 将军令严不得住:将军面临严令,不得久留。
- 羽书催入京城去:急信催促将军回京,表明责任重。
- 朝廷受赏却还家:朝廷的赏赐虽好,归家的期待更深。
- 父子夫妻保相聚:家庭团聚的幸福,体现对家人的眷恋。
- 人生从军可奈何:从军生活的无奈和辛苦。
- 岁岁防边辛苦多:年复一年,守边防的辛苦。
- 不须更奏边笳曲:不必再奏战歌,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请君听我入塞歌:请听我唱这首入塞的歌,传达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气如虎”将将军的气势生动形象化。
- 夸张:“十万貔貅争鼓舞”以夸张手法表现士兵的欢庆氛围。
- 对比:喜悦与悲伤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和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将军归乡的场景,表现了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军人生活的艰辛与责任,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勇敢与责任。
- 玉门关:代表故乡与归属感。
- 亲人: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的喜悦。
- 泪水: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喜悦也有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将军归来时的气势如何?
A. 温柔 B. 如虎 C. 像风 -
诗中提到的玉门关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故乡 C. 远方 -
诗中“喜极成悲还堕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纯粹的快乐 B. 复杂的情感 C.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战乱与思乡的主题。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人生与豪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首诗均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入塞》更加强调个人的归乡情感,而《春望》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的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前者温暖而感伤,后者则充满悲凉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于谦《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文学风格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