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台山
作者:刘子寰 〔宋代〕
山木锁冥迷,山前无路歧。
无端流菜叶,刚被世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三台山的幽深与寂静:山上的树木交错重叠,似乎锁住了迷雾,山前没有分岔的小路。无意中流动的菜叶,刚刚被世人所了解。
注释
字词注释:
- 锁冥迷:锁住(封闭)了深沉的迷雾。
- 无路歧:没有路的分岔,意指通往山前的路途艰难。
- 无端:没有理由,形容菜叶的流动是自然的现象。
- 流菜叶:流动的菜叶,可能暗指自然界的事物随风飘动。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隐秘之美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寰是宋代诗人,生平并不详尽,但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展现内心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他的作品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三台山》写于诗人游览三台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与发现。
诗歌鉴赏
《三台山》一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三台山的幽静与神秘。首句“山木锁冥迷”以“锁”字形象地传达出山中树木的厚重感,仿佛将人们困于一片迷雾之中,给读者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与随之而来的“山前无路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自然的封闭,后者则是人类探寻的无路可走,暗示着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助。
接下来的句子“无端流菜叶”,则转向一种轻松的意象,菜叶在风中轻轻摇曳,表现出一种自然的自由,然而“刚被世人知”则再次引入了人类的视角,似乎在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用菜叶的流动,隐喻自然界的奥秘和美好,虽然人们刚开始注意到这些细微的事物,却未必能够真正理解它们的内涵。
整首诗在意象的转换中,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敬畏,同时也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木锁冥迷:描绘山林环境的幽静和神秘,树木交错,形成一种封闭的氛围。
- 山前无路歧:强调了进入山林的艰难,似乎没有通往深处的路。
- 无端流菜叶:自然界中的细微事物,暗示生命的轻盈与自由。
- 刚被世人知: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依然有限,反映出对自然的探索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木比作锁,形象地表达出迷雾的封闭感。
- 拟人:菜叶“流动”,给无生命的物体添加了生命的特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使得诗句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诗人通过对三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反映出一种渴望探索的心态,以及对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木: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稳定,代表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 迷雾:隐喻未知与神秘,反映出自然的不可知性。
- 菜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表现出自然界的细腻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木锁冥迷”中的“锁”字意指: A. 锁住
B. 解开
C. 增加
D. 迷失 -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无路歧”主要表达: A. 路径多样
B. 进入艰难
C. 风景优美
D. 人多拥挤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风景,然而其诗中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刘子寰的《三台山》则更多地透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二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刘子寰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的美学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