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公三首其二——江行》

时间: 2025-01-06 15:04:26

材非当世用,毂有故人推。

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

南游取干越,东望得州来。

试尽风波恶,生涯亦可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唐公三首其二——江行
(王安石)
材非当世用,毂有故人推。
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
南游取干越,东望得州来。
试尽风波恶,生涯亦可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人生旅途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并不被当世所用,只有身边的老朋友在支持他。随着季节的更替,出征的船帆在日夜不停地启航。南方一游希望能得到越地的美好,东望则渴望能到达得州。然而,经历了无数风浪,生活的艰辛让人感到无奈与哀伤。

注释:

  • 材非当世用:指自己的才能不被世人所重用。
  • 毂有故人推:毂指车轮的中心部分,这里用作借代,意指有老朋友在支持。
  • 使节:指出征的使者,春冬换指随季节变化而出征。
  • 征帆日夜开:指出航的船帆,不分昼夜地启程。
  • 南游取干越:南游指南方旅行,干越指的是希望获得越地的资源或美好。
  • 东望得州来:东望指向东边眺望,得州是指希望到达的地方。
  • 试尽风波恶:经历了风浪的艰辛。
  • 生涯亦可哀:生活的遭遇令人感到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他的诗词以清新、深刻和富有哲理著称。此诗创作于他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期,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无奈感受,体现了他在政治与生活中遭遇的困境。

诗歌鉴赏:

《江行》是王安石对自身经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的开头直言“材非当世用”,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未被重用的失落感,接着以“毂有故人推”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反映出在逆境中仍有志同道合之人的支持。随后,诗人描绘了出征的场景,通过“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展现了他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南游与东望的描写,既是地理的指向,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然而,诗的最后一句“试尽风波恶,生涯亦可哀”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人生艰辛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出征前的渴望与后来的失落,王安石的诗作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材非当世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不满与失落。
  2. 毂有故人推:强调在失意时,朋友的支持是多么珍贵。
  3. 使节春冬换:描绘出征的常态与时间的流逝。
  4. 征帆日夜开:展现了诗人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决心。
  5. 南游取干越:表达了对南方的向往与追求。
  6. 东望得州来: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7. 试尽风波恶:写出经历风浪的艰辛。
  8. 生涯亦可哀:总结人生的苦涩与惋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展现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毂有故人推”,以车轮比喻朋友的支持。
  • 对比:出征的希望与遭遇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艰辛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情。

意象分析:

  • 风波:象征人生中的波折与困难。
  • 征帆:象征追求理想的勇气与决心。
  • 故人:象征友情与支持,反映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人生的满足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2. “试尽风波恶”中的“风波”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人生的艰辛与困境
    C. 船行的过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王安石的《江行》更加强调个人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惜,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关怀。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