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忽忆历下是稼轩故里,因再赋》
时间: 2025-01-08 01:3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今来古往几词人,应推稼轩翁。
望长安却被,青山遮住,抱恨无穷。
不道好山好水,胡马又嘶风。
地下英灵在,旧恨还重。
不恨古人不见,恨江南才尽,冀北群空。
看江河滚滚,日夜水流东。
便新亭都无涕泪,剩望空极目送归鸿。
神州事,须英雄作,谁是英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首古今,许多词人中,最应当推崇的是稼轩翁(辛弃疾)。我想望长安,却被青山遮挡,心中充满无尽的遗憾。并不是因为山水秀美,胡马在风中嘶鸣。地下的英灵在,旧时的怨恨依然沉重。我不恨古人无法相见,却恨江南的才华已尽,北方万里空空如也。看那江河滚滚而流,日夜向东奔去。连新亭都没有眼泪可流,只能望着天际,目送归鸿。神州的事务,必须由英雄来做,那么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稼轩:指辛弃疾,号稼轩,是南宋著名的词人。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历史。
- 青山:形容阻隔的自然景观,暗含无奈。
- 英灵:指英才英杰的精神,或逝去的英雄。
- 江南:指中国南方,通常代表着文化的繁华。
- 冀北:指河北地区,常常与北方的空旷相对比。
典故解析:
- 稼轩翁:辛弃疾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常被后人推崇。
- 归鸿:典出古文,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900-1984),字戈平,号青坡,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受传统古典诗词影响深厚,同时又融入个人独特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八声甘州》是顾随在追忆辛弃疾故里的情怀中所作,表达了对历史词人的敬仰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稼轩翁为引子,回顾古今词人的成就,尤其是辛弃疾的豪情。诗中展现了对长安的怀念与对青山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通过“青山遮住”的意象,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表达了一种无尽的遗憾。后续的“地下英灵在”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历史的层面,思考着英雄与才华的关系。
诗中不仅有对古人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代英雄的渴求。在“便新亭都无涕泪”的句子中,顾随展现了一种无奈的情感,面对历史的滚滚洪流,感受到自己微不足道的渺小,最终发出对“英雄”的追问,令人深思。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今来古往几词人,应推稼轩翁。”:强调辛弃疾在诗词人中的地位,推崇他。
- “望长安却被,青山遮住,抱恨无穷。”:想要看到长安,却被青山阻隔,表达一种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 “不道好山好水,胡马又嘶风。”:不是说山水好,而是胡马在嘶鸣,暗示一种生活的苦闷。
- “地下英灵在,旧恨还重。”:提到历史上英杰的存在,旧时的怨恨依然沉重。
- “不恨古人不见,恨江南才尽,冀北群空。”:不恨古人无法相见,恨的是江南的才华已尽,北方一片空旷。
- “看江河滚滚,日夜水流东。”:看江水滔滔不绝,象征时间的流逝。
- “便新亭都无涕泪,剩望空极目送归鸿。”:在新亭已无泪水可流,只能空望着天际送走归鸿,表现无奈。
- “神州事,须英雄作,谁是英雄。”:最后发问,神州的事务需要英雄去做,反思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比作遮挡理想的障碍。
- 对仗:如“好山好水”与“胡马嘶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了对英雄的渴望与对历史遗憾的反思。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并思考当代社会中英雄的角色及其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阻碍与无奈。
- 英灵:代表历史的伟人,精神的延续。
- 江河:象征时间与历史的流逝。
- 归鸿:象征思念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稼轩翁”指的是哪位词人?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人对江南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失望
- C. 无所谓
- D. 懷念
-
“便新亭都无涕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作,辛的豪放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不同的情感状态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辛弃疾传》
- 《顾随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