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赠郑谏议十韵》
时间: 2025-01-14 17:13: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敬赠郑谏议十韵
作者: 杜甫
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
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
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野人宁得所,天意薄浮生。
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
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
将期一诺重,欻使寸心倾。
君见途穷哭,宜忧阮步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郑谏议的敬意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诗中提到谏官虽然难以达到理想的境地,但他早已声名显赫。对历史的倚重和对当下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杜甫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友人的关切。诗中有对人世浮沉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注释
- 谏官:指劝谏之官,古代负责进谏的官员。
- 诗义:诗的义理或意义。
- 先锋:指前线或领先者。
- 毫发无遗恨:形容没有丝毫的遗憾。
- 野人:指乡野之人,常用来代表普通百姓。
- 儒服:指儒家士人所穿的衣服,象征知识分子。
- 冥搜:暗中探寻。
- 信客旌:指信使和代表,可能与交际、信任有关。
- 筑居仙缥缈:形容居所如同仙境般缥缈。
- 途穷哭:指在绝境中痛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享有“诗圣”的美誉。他的诗作内容广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国家的深刻反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困苦。杜甫在诗中对郑谏议的赞赏,表现了他对忠臣良将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腐败的惋惜。
诗歌鉴赏
《敬赠郑谏议十韵》是杜甫对朋友郑谏议的赠诗,涵盖了对理想与现实、忠诚与无奈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就点出了谏官的艰难处境,虽有所达成却依然受到限制,显示了杜甫对谏官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接着,杜甫用“思飘云物外”描绘了理想的渴望,表现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律中鬼神惊”则强调了道德与法治的震慑力。
诗中“毫发无遗恨”一语,流露出杜甫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尽管遭遇挫折,仍不感到遗憾。而“野人宁得所”,则反映出对普通百姓生存状态的同情和关注。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气势,表达了杜甫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切思考以及对友人的真诚祝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谏官非不达:虽然谏官的声音难以传达,但其意义已经被理解。
- 诗义早知名:他的诗歌早已声名远播,表明其才华。
- 破的由来事:指破坏和误解的根源。
- 先锋孰敢争:谁敢与先行者争辉?
- 思飘云物外:思绪超越世俗的纷扰。
- 律中鬼神惊:道德与法律使得鬼神感到震惊。
- 毫发无遗恨:面对人生,没有遗憾。
- 波澜独老成:经历风波,反而使人更为成熟。
- 野人宁得所:普通百姓也希望能有个归处。
- 天意薄浮生:命运对人生的轻薄态度。
- 多病休儒服:因为多病而辞去士人的身份。
- 冥搜信客旌:在黑暗中寻找信使的标志。
- 筑居仙缥缈:理想的居所如同仙境。
- 旅食岁峥嵘:在艰难岁月中漂泊生存。
- 使者求颜阖:使者在请求归还权利。
- 诸公厌祢衡:众人对祢衡的厌倦。
- 将期一诺重:期望重诺。
- 欻使寸心倾:心中倾注了厚重的情感。
- 君见途穷哭:看到绝境后痛哭。
- 宜忧阮步兵:应对阮步兵的遭遇感到忧虑。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用“仙缥缈”形容理想的生活状态。
- 排比:通过多次提及“得所”、“无遗恨”等,突出主题。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诚与理想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深切反思,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意象分析
- 云:象征着理想与自由,寓意高远。
- 鬼神:表现了道德的力量和对社会的警醒。
- 波澜:象征人生的起伏,经历的苦难与磨难。
- 野人:代表普通百姓,反映了杜甫对民生的关注。
- 仙居: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超越尘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杜甫将谏官视为?
- A. 不达理想的官员
- B. 理想的象征
- C. 世俗的代表
- D. 反叛者
-
填空题:在诗中,杜甫提到“多病休__”,表达了他对士人身份的放弃。
-
判断题:诗中“君见途穷哭”体现了杜甫对朋友遭遇的关心。 (对/错)
答案
- A
- 儒服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登高》:描写杜甫晚年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杜甫的诗作在描述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王之涣的诗更为豪情壮志,而杜甫的作品则更为沉郁深邃,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朱自华主编,《杜甫诗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 张新颖,《唐诗鉴赏辞典》,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