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

时间: 2025-01-01 12:52:39

睡魔困衰翁,白日坐兀兀;忽然振衣起,目了尚如鹘。

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

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齕,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

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

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

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坐令河洛间,百郡暗荆棘。

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

中原消息断,吾辈何安寝?

世俗苦龌龊,谁与共此功;安知无奇士,悲歌燕市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睡魔困衰翁,白日坐兀兀
忽然振衣起,目了尚如鹘。
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
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
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齕,
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
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
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
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
坐令河洛间,百郡暗荆棘。
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
中原消息断,吾辈何安寝?
世俗苦龌龊,谁与共此功
安知无奇士,悲歌燕市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陆游在白天感到困倦,突然振作精神,像猎鹰一样望向中原,心中满是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愤怒。他站在高处,看到中原的气候依旧没有平息,面对朝廷的逆贼,心中愤懑之情深入骨髓。新霜覆盖着昌陵,草地上有胡人骑马的痕迹,羽林军队人数众多,但何时才能听到北伐的号角?贱臣们守着官位,不敢呼喊出征的号令。梦中他渡过黄河,看见太行山高耸入云,天河尚未洗净战争的血腥,封豕如同食国。坐看河洛之间,百郡都陷入荆棘丛生的困境。夷吾虽非王佐,但仍然足以拯救困境。中原的消息断绝,我辈又如何能够安稳入睡?世俗的污浊让人痛苦,谁能与我共谋这功业?又怎能知道没有奇士,悲歌在燕市中回响?

注释

  • 睡魔: 指困倦的状态。
  • 兀兀: 指静坐的样子。
  • : 一种猛禽,象征着目光锐利。
  • 中原: 指中国的中部地区,是战乱的焦点。
  • 逆贼: 指叛逆者。
  • 昌陵: 指明朝的皇陵。
  • 羽林: 指皇帝的卫队。
  • 贱臣: 指那些不忠的臣子。
  • 黄河: 指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国土。
  • 夷吾: 指春秋时期的名将,非王佐意指没有得到重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和战乱,深感忧国忧民。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势衰弱、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人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和忧虑,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逆贼的愤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头以“睡魔困衰翁”说明了身心的疲惫,紧接着“忽然振衣起”,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觉醒与激昂。诗中的“凭高望中原”不仅是对地理的描绘,更是对国家未来的展望与担忧。诗人用“佳气未消歇”来反衬国家局势的严峻,接着对“逆贼”的控诉,情感深沉,愤懑至极。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新霜下昌陵”以及“羽林百万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氛围,反映出南宋时期的动荡不安。诗中提到的“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则揭示了朝廷中的腐败与无能,进一步加剧了诗人的无奈与痛苦。诗的最后,诗人用“世俗苦龌龊,谁与共此功”的句子,表达了他对能人志士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深厚情怀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睡魔困衰翁: 描述了诗人因疲惫而感到困顿。
  2. 白日坐兀兀: 形象描绘了白天静坐,思考的情景。
  3. 忽然振衣起: 突然振作精神,准备迎接挑战。
  4. 目了尚如鹘: 眼神如同猎鹰般锐利,象征着警觉与斗志。
  5. 凭高望中原: 站在高处,俯瞰祖国的现状。
  6. 佳气未消歇: 期望的美好气象尚未完全消失。
  7. 逆贼稽大刑: 反叛者遭受制裁,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
  8. 痛愤深至骨: 愤怒之情深入骨髓,情感强烈。
  9. 新霜下昌陵: 霜霜覆盖,象征着死亡与沉重的历史。
  10. 草有胡马齕: 描绘了胡人骑马的情景,暗示外敌入侵。
  11. 羽林百万士: 强调皇帝卫队的庞大,但仍无力抵抗。
  12. 何日闻北伐: 表达对北伐的渴望与期待。
  13. 贱臣官有守: 对贪官污吏的愤恨与无奈。
  14. 梦中涉黄河: 梦中回到祖国,表达归属感。
  15. 太行高硉矹: 描述壮丽的山川,象征着坚韧不拔。
  16. 天河未洗兵: 战争的血腥气尚未消散,悲哀之情。
  17. 封豕食上国: 贪婪的现象比喻国家的衰败。
  18. 坐令河洛间: 河洛地区的百姓生活艰难,象征着民生困苦。
  19. 百郡暗荆棘: 意指国家的治理陷入困境。
  20. 夷吾非王佐: 指自己虽非王佐,但愿为国效力。
  21. 尚足救左衽: 期待贤士能够拯救国家。
  22. 中原消息断: 形容信息不通,国家陷入孤立。
  23. 吾辈何安寝: 作为国人的忧虑与不安。
  24. 世俗苦龌龊: 反映社会的腐败与污浊。
  25. 谁与共此功: 渴望有志士共谋国家复兴。
  26. 安知无奇士: 对人才的渴望与怀疑。
  27. 悲歌燕市中: 诗人感慨国家的悲惨现状与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目了尚如鹘”,用鹘比喻人的锐利眼神。
  • 拟人: “佳气未消歇”,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能人志士的渴求。陆游通过对中原现状的描绘,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他作为爱国者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睡魔: 代表精神的困顿。
  • : 象征警觉与斗志。
  • 中原: 国家命运的象征。
  • 逆贼: 外敌与叛徒的结合。
  • 新霜: 死亡与历史的象征。
  • 羽林: 代表权力与无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睡魔困衰翁”意指什么?

    • A. 精神疲惫
    • B. 精力充沛
    • C. 安然入睡
    • D. 处于梦中
  2. “目了尚如鹘”中“鹘”象征什么?

    • A. 温柔
    • B. 锐利
    • C. 力量
    • D. 平静
  3. 诗人对逆贼的态度是?

    • A. 忽视
    • B. 愤怒
    • C. 崇拜
    • D. 轻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辛弃疾的《破阵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陆游的《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国事的联系,而杜甫则是通过更宏观的视角描绘国家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虽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但陆游更侧重于对现状的直接愤懑,而杜甫则更为沉痛与深邃。

相关诗句

睡魔困衰翁,白日坐兀兀;忽然振衣起,目了尚如鹘。下一句是什么

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上一句是什么

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下一句是什么

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齕,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上一句是什么

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齕,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下一句是什么

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上一句是什么

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下一句是什么

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上一句是什么

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下一句是什么

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坐令河洛间,百郡暗荆棘。上一句是什么

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坐令河洛间,百郡暗荆棘。下一句是什么

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上一句是什么

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下一句是什么

中原消息断,吾辈何安寝?上一句是什么

中原消息断,吾辈何安寝?下一句是什么

世俗苦龌龊,谁与共此功;安知无奇士,悲歌燕市中!上一句是什么

睡魔困衰翁,下一句是什么

白日坐兀兀;忽然振衣起,上一句是什么

白日坐兀兀;忽然振衣起,下一句是什么

目了尚如鹘。上一句是什么

目了尚如鹘。下一句是什么

凭高望中原,上一句是什么

凭高望中原,下一句是什么

佳气未消歇,上一句是什么

佳气未消歇,下一句是什么

逆贼稽大刑,上一句是什么

逆贼稽大刑,下一句是什么

痛愤深至骨。上一句是什么

痛愤深至骨。下一句是什么

新霜下昌陵,上一句是什么

新霜下昌陵,下一句是什么

草有胡马齕,上一句是什么

草有胡马齕,下一句是什么

羽林百万士,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