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戊子除夕》
时间: 2025-01-14 21:28: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戊子除夕
作者:张珍怀 〔近代〕
烽火瀰天,藩街饯岁,江南争赋沉哀。
密苣辉辉,万家酣醉深杯。
寒欺孤馆愁宵永,拥旧衾冻涩吟怀。
任梅枝隔户飞香,不信春来。
喧阗爆竹惊欢梦,更瞢腾欹枕,羁绪萦回。
凋尽华年,芳情都化寒灰。
花钿彩胜翩翩影,奈祗今云鬓霜催。
尽无眠明镜深灯,独自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烽火连天的战乱中,藩地的街道上送走旧岁,江南的文人都在为此感到忧伤。灯下的密苣闪烁着光辉,万家都沉醉于酒杯之中。寒风侵袭着孤独的馆舍,愁苦的夜晚显得漫长,裹着旧被,心中却有着冰冷的吟唱。任凭梅枝在窗外飞香,我却不相信春天真的会来。喧闹的爆竹声惊扰了我的欢梦,迷糊中翻身倚枕,心绪不断缠绕。美好的年华已然凋零,芳情尽化为寒灰。花钿的彩影胜过翩翩的舞姿,奈何如今的云鬓却已被霜催。彻夜无眠,明镜前的灯光深沉,我独自徘徊。
注释
- 烽火:指战乱的信号,象征着战乱频繁。
- 藩街:指封地的街道,表示地方的安宁与繁华。
- 密苣:这里指灯下的美酒或美食。
- 拥旧衾:指裹着旧被,隐喻孤独与凄凉。
- 梅枝:梅花的枝条,象征春天与希望。
- 喧阗:形容声音响亮的样子,常用来形容爆竹声。
- 花钿:指用花装饰的头饰,象征昔日的美丽与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珍怀,近代诗人,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以清新、忧伤的笔调见称。
创作背景
《高阳台·戊子除夕》创作于戊子年除夕之际,正值战乱年代,诗人借除夕的时刻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旧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的氛围因烽火而显得沉重,诗人在描写节日的欢庆与个人的孤独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开篇即以“烽火瀰天”引入,展现了战乱中人们的苦涩心情。之后通过“密苣辉辉,万家酣醉深杯”,又引入了节日的酒宴与欢庆,令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反差。
诗中“寒欺孤馆愁宵永”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夜晚感受到的无尽愁苦,体现出一种孤独感。而“任梅枝隔户飞香,不信春来”则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怀疑,暗示着即使在除夕的欢庆中,内心的忧愁依旧难以抹去。
“喧阗爆竹惊欢梦”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却又随即引出“羁绪萦回”,表现出诗人无法逃避的思绪与感伤。最后几句,诗人用“凋尽华年,芳情都化寒灰”来总结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除夕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对比鲜明,使得读者在欢庆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烽火瀰天:战火弥漫,暗示社会动荡。
- 藩街饯岁:地方街道上,虽有迎新,但心情沉重。
- 江南争赋沉哀:江南文人齐吟,但悲哀笼罩。
- 密苣辉辉,万家酣醉深杯:美酒流光溢彩,家家醉倒。
- 寒欺孤馆愁宵永:孤馆寒冷,夜长愁苦。
- 拥旧衾冻涩吟怀:裹着旧被,心中吟唱冰冷。
- 任梅枝隔户飞香,不信春来:梅香隔窗,不相信春天会来。
- 喧阗爆竹惊欢梦,更瞢腾欹枕,羁绪萦回:爆竹声惊醒梦,心绪徘徊。
- 凋尽华年,芳情都化寒灰:美好年华已去,情感化为寒灰。
- 花钿彩胜翩翩影,奈祗今云鬓霜催:昔日美丽如花钿,今已被霜催。
- 尽无眠明镜深灯,独自徘徊:深夜无眠,独自徘徊。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展现节日欢庆与内心孤独的冲突。
- 拟人:例如“寒欺孤馆”,赋予寒冷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象征:梅花象征着春天与希望,然而诗人却对春天的到来表示怀疑。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战乱年代,诗人面对除夕的欢庆与个人孤独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着战乱与动荡。
- 梅枝:代表着春天、希望与生命力。
- 爆竹:象征着节日的欢庆与热闹。
- 花钿:象征着昔日的美丽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烽火瀰天”主要是指什么?
- A. 战火
- B. 繁华
- C. 春天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怀疑
- C. 忘记
-
“寒欺孤馆愁宵永”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冷静
- B. 寒冷
- C. 寒心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现了思乡的情感。
- 《春望》:杜甫的诗作,描绘了战争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对比
- 张珍怀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描写孤独与悲伤时,李清照的作品常带有对爱情的思念,而张珍怀则更关注社会动荡带来的无奈与伤感。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近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