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映窗前水漱门,数声幽鸟报朝昏。
行来恐踏苔痕破,目送山阴过远村。
白话文翻译:
在窗前,竹子映出清影,水流轻轻拍打着门扉,几声幽静的鸟鸣在晨昏之间奏响。走来时小心翼翼,生怕踩坏苔藓留下的痕迹,目送着远处的村庄,隐没在山阴之下。
注释:
- 竹映: 竹子的影子映照在窗前。
- 水漱门: 水在门前轻轻流动,发出声响。
- 幽鸟: 指的是安静而隐秘的鸟儿。
- 朝昏: 早晨和傍晚,代表时间的流逝。
- 行来恐踏苔痕破: 走路时担心踩坏青苔留下的足迹。
- 目送山阴过远村: 目送远处的村庄,隐没在山的阴影中。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恩,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追求个性和抒情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语言简练却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生活中创作,反映了他内心对自然清幽环境的向往与珍惜,表现了一种隐逸的情怀。
诗歌鉴赏:
《祇树庵》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诗中“竹映窗前水漱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竹影和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接下来的“数声幽鸟报朝昏”则通过鸟鸣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生机,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行来恐踏苔痕破”,诗人小心翼翼,表现出对自然的珍视与敬畏。这个细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环境的敏感,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的感情。最后一句“目送山阴过远村”,则是对远方的眷恋与思考,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终形成了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竹映窗前水漱门: 竹影映照在窗前,水声轻轻拍打着门,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数声幽鸟报朝昏: 几声安静的鸟鸣声在早晚时分响起,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行来恐踏苔痕破: 走路时小心翼翼,生怕踩坏青苔留下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
- 目送山阴过远村: 目送远处的村庄隐没在山阴之下,传达出一种思乡或对远方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 “竹映窗前”和“水漱门”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 竹、水、鸟等自然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 拟人: “幽鸟报朝昏”将鸟的鸣叫拟人化,使其成为时间的报告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意象分析:
- 竹: 象征高洁、坚韧,常被用来表现高尚的情操。
- 水: 代表流动与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鸟: 传递着生命的气息,象征自由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山
B. 竹与水
C. 花
D. 风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狂热
C. 宁静与淡泊
D. 愤怒 -
“目送山阴过远村”中的“远村”象征着什么? A. 未来
B. 过去
C. 遥远的家乡
D. 迷惘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祇树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二者在意象上均使用了竹、水等元素,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洪恩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体验与对环境的细致观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