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试与姮娥语》
时间: 2025-01-19 13:46:50意思解释
贺新郎·试与姮娥语
作者: 京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试与姮娥语。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万顷熔成银世界,是处玉壶风露。又岂比寻常三五。变化乾坤同一色,觉星躔斗柄皆回互。须要我,共分付。平生脚踏红尘处。漫纷纷鸡虫厚薄,燕鸿来去。只有婵娟多情在,依旧当时雅素。空自叹归心难住。留取清光岷江畔,照扁舟送我章江路。频引满,莫匆遽。
白话文翻译:
试着与嫦娥谈话,问她为何每年这个夜晚,月亮总是如此明亮。万顷的月光熔化成银色的世界,这里处处都是玉壶般的风露。又怎能与寻常的三五之夜相比呢?乾坤的变化都是同样的颜色,星星和斗柄的运行彼此交互。只希望我能与之共享。平生行走在红尘之中,漫漫纷扰,鸡虫的厚薄,燕鸿的来去。只有那多情的月亮,依旧保持当年的雅致与清秀。空自叹息,归心难以安住。留取这清澈的月光,在岷江边照亮扁舟,送我沿着章江的路。频频地引导我,但不要匆忙。
注释:
- 姮娥: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 万顷: 形容极大的面积。
- 玉壶: 指玉制的壶,这里形容月光如玉壶中的清露。
- 三五: 指每月十五和三十的晚上。
- 斗柄: 指北斗星的指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京镗,宋代词人,生卒年不详,风格清新,擅长描写月夜、离愁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中秋之夜,诗人在明月下感怀,借月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贺新郎·试与姮娥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词人以嫦娥作为谈话的对象,借月光的明亮引入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开头的“试与姮娥语”便设定了一个梦幻的场景,诗人试图与月中仙子交流,表现出一种渴望与超脱的心态。接着,诗人描绘了万顷月光化作银色世界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人生的纷扰,虽然外界的鸡虫厚薄、燕鸿来去让人心浮气躁,但唯有那“婵娟多情在”,让人倍感温暖。此处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留住美好的瞬间,又对人生的归宿感到无奈。最后,诗人以清光照亮扁舟,寓意着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词以月亮为线索,串联起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试与姮娥语”:设定了一个与嫦娥对话的情境,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思考为何每年中秋的月亮总是如此明亮,展现出对自然恒常之美的感慨。
- “万顷熔成银世界”:形象地描绘月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 “变化乾坤同一色”:虽然万物变化,但月光却始终如一,传达出一种恒久的美。
- “平生脚踏红尘处”:表达诗人对世俗的感触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银色的世界,形象生动。
- 拟人:嫦娥被赋予了人性,与之对话,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词中使用了较多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同在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月亮: 象征着美好、纯洁与思乡,承载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姮娥: 代表着理想与遥不可及的美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话的渴望。
- 银色世界: 暗示着梦幻与现实的交汇,表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试与姮娥语”中的“姮娥”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 A. 西游记中的观音
- B. 月宫中的嫦娥
- C. 仙女下凡
- D. 太阳神
-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万顷熔成银世界”意指什么?
- A. 美丽的夕阳
- B. 皓月的光辉
- C. 银河的流星
- D. 大海的波涛
- 答案: B
-
这首词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感伤与思考
- C. 羞愧
- D. 愤怒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贺新郎·试与姮娥语》与李白的《静夜思》均以月亮为主题,前者更侧重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而后者则更注重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两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各有不同,前者的月亮更具梦幻色彩,后者则充满浓厚的乡愁气息。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