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凄凉庾开府,老去复如何。
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鹭多。
菊荒应自叹,麦秀竟谁歌。
相送堪愁思,萧萧楚水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老朋友夏尚之的送别与惆怅。诗人感叹庾开府(庾信)的凄凉,年老之后又能如何呢?故国的归鸿已经不多,而新朝的白鹭却飞翔得更加频繁。荒凉的菊花应该自我叹息,麦子出苗又有谁来歌唱呢?送别之际,满心愁思,只能听那楚水的萧萧波声。
注释
- 庾开府: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才华被称为“开府”,这里暗指他的凄凉晚年。
- 归鸿:指归来的鸿雁,象征故乡与思乡之情。
- 振鹭:指白鹭飞翔,象征新朝的繁荣。
- 菊荒:指菊花荒芜,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叹息。
- 麦秀:指麦子出苗,象征希望但又衬托出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年-1374年),明代诗人,号浣溪,晚号白云山人,生于今浙江省。高启以诗名扬于世,其作品风格清新、典雅,特别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诗在技法上多有创新,情感真挚,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高启的友人夏尚之归乡之际,诗人通过对故国的怀念与新朝的感慨,表达了自己的愁苦和对友人的祝福。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心中充满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安。
诗歌鉴赏
高启的《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故国的怀恋。开篇即以“凄凉”二字引入,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中提到的“庾开府”,不仅是对庾信晚年生活的感叹,也是对自身境况的映射,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
“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鹭多”两句,构成鲜明的对比,表示虽然新朝的繁华在眼前,但对故国和过往的思念却愈加浓烈。此处,诗人通过归鸿与振鹭的对比,揭示了他对时光流转的惆怅和对旧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菊荒应自叹,麦秀竟谁歌”,既表达了对故乡荒凉景象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一句“相送堪愁思,萧萧楚水波”,将送别的愁苦推向高潮,楚水的波声更添了一层忧伤,仿佛在诉说着诗人不舍的情感。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而又富有韵味,情感真挚,展现了高启高超的诗歌技艺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凄凉庾开府,老去复如何:以庾信的境遇引入,表现诗人对老年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 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鹭多:通过对比,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新朝繁荣的复杂心情。
- 菊荒应自叹,麦秀竟谁歌:展示故乡的荒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反映出生活的无奈。
- 相送堪愁思,萧萧楚水波:以楚水的波声作为背景,传达送别的愁苦与不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归鸿”和“振鹭”的对比,突显情感的复杂性。
- 拟人:如“菊荒应自叹”,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排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比手法,诗人将新旧之间的矛盾与情感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归鸿:象征故乡与离别,传达出思乡之情。
- 振鹭:象征新朝的繁荣,体现出对新生活的向往。
- 菊:代表孤独与逝去,反映出对过往的怀念。
- 麦:象征希望与生机,但在荒凉中更显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启的《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新生活的期待
- B. 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友人的不舍
- C. 对战争的愤怒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庾开府”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庾信
- B. 杜甫
- C. 李白
- D. 白居易
-
诗的最后一句“萧萧楚水波”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郁闷与愁苦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高启的《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与李白的《送友人》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高启更侧重于对故乡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加豪放,表现出对友人的激励与祝福。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