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时间: 2025-01-04 07:47:22

夜深微雨潇潇地。

萤火雨三低坠。

醒著教人无味。

睡也争生睡。

鸡声远隔湖西水。

啼白这边窗纸。

日日消愁无计。

祇是朝慵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作者: 刘蘅 〔近代〕

夜深微雨潇潇地。
萤火雨三低坠。
醒著教人无味。
睡也争生睡。
鸡声远隔湖西水。
啼白这边窗纸。
日日消愁无计。
祇是朝慵起。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了,细雨潇潇地下着。
萤火虫在雨中低飞坠落。
醒着让人觉得无趣,
睡着也难以安眠。
远处湖西传来鸡鸣声,
叫声透过窗纸传到我这边。
日日消愁却无计可施,
只是早上懒懒地起床。

注释:

  • 潇潇:形容细雨轻轻地落下。
  • 萤火:指萤火虫,夜晚发光的小虫子。
  • 无味:无趣、乏味。
  • 争生睡:形容努力想要入睡却难以入眠的状态。
  • 鸡声:指鸡的叫声,通常在清晨时分。
  • 啼白:形容鸡鸣声清晰。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桃源”二字暗示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了对故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蘅,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蘅对故人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夜晚独处时的无奈与思念。开篇的“夜深微雨潇潇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细雨的声音与萤火虫的低飞,象征着孤独的内心世界。接着,诗人将自己置于“醒着教人无味”的境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无趣与失落感,这种情绪在“睡也争生睡”中得以加深,似乎无论是清醒还是入睡,都无法摆脱内心的孤寂。

“鸡声远隔湖西水”,标志着清晨的到来,与夜晚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继续。最后一句“日日消愁无计,祇是朝慵起”,直接表露了诗人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对故人的思念,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深微雨潇潇地: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宁静,营造情感氛围。
    • 萤火雨三低坠:萤火虫的低飞增强了孤独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 醒着教人无味: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 睡也争生睡:反映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 鸡声远隔湖西水:引入清晨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啼白这边窗纸:通过窗纸传达的声音,增强了空间的距离感。
    • 日日消愁无计:强调诗人对愁苦的无能为力。
    • 祇是朝慵起: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工整:每句之间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故人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无奈,表现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 细雨:象征孤独与忧愁。
  • 萤火虫:代表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鸡声:传递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继续。
  • 窗纸:隐喻内心的隔阂与外界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潇潇”形容的是哪种天气?

    • A. 大雪
    • B. 大雨
    • C. 细雨
    • D. 风和日丽
  2. 诗人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兴奋
  3. “日日消愁无计”中“无计”是指什么?

    • A. 有办法
    • B. 没有办法
    • C. 计划
    • D. 忘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相较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理想境地,刘蘅的《桃源忆故人》更显得现实而沉重,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两者都强调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是对美好的追求,后者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他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