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碧水舟山塔顶见易实甫、于晦若诸君题名》

时间: 2025-01-14 22:44:35

青袍碧水丹山客,题遍临江幽石。

细认当时行迹。

有篆书盈尺。

廿年浪把虚名掷。

散落清訇崖壁。

还按旗亭歌拍,入峡讴羌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袍碧水丹山客,题遍临江幽石。
细认当时行迹,有篆书盈尺。
廿年浪把虚名掷,散落清訇崖壁。
还按旗亭歌拍,入峡讴羌笛。

白话文翻译:

青袍的客人站在碧水与丹山之间,在幽静的石壁上遍题诗句。
细细回忆当时的行迹,发现上面刻着的篆书字迹有尺之长。
二十年来,我把虚名抛弃,散落在清澈的崖壁上。
我依然在旗亭中唱着歌,进入峡谷中听羌笛的悠扬。

注释:

  • 青袍:指穿着青色袍子的客人,象征文人或士子。
  • 碧水丹山:青绿色的水面和红色的山峰,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 题遍:到处题写,表示诗人游历的广泛与留痕的热情。
  • 篆书:古代的一种书法形式,通常用于刻石或印章。
  • 廿年:二十年,表示时间的流逝。
  • 虚名:没有实质内容的名声,表达对名利的超脱。
  • 清訇:清脆的音响,形容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 羌笛:羌族乐器,象征悠扬的音乐和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薇元,清代诗人,活跃于文人圈,以其诗词描绘自然和人文情怀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怀念旧友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以青袍碧水和丹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诗的开头描绘了青袍客人站在美丽的山水之间,题写诗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接着,诗人细细认出当年的行迹,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珍贵。通过“篆书盈尺”这一意象,诗人展现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自我经历的反思。

“廿年浪把虚名掷”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二十年的风浪让他看透了名声的虚幻,选择放下过往的执着,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最后两句提到在旗亭中歌唱,羌笛声声,给人以一种身心合一的和谐美感,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深情交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淡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袍碧水丹山客:描绘诗人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氛。
    • 题遍临江幽石: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痕迹的留念。
    • 细认当时行迹:反思过去的生活和经历,情感愈加深厚。
    • 有篆书盈尺:古老的书法记录着历史,增加了诗的文化底蕴。
    • 廿年浪把虚名掷:表达对名利的淡泊,体现出人生的智慧。
    • 散落清訇崖壁:象征着诗人的选择,放下一切世俗的羁绊。
    • 还按旗亭歌拍:继续享受诗意的生活,不离欢乐的音乐。
    • 入峡讴羌笛:与自然合一,享受生活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二十年的时间比作浪潮,强调时间的无情与变化。
    • 对仗:如“青袍碧水”与“廿年浪把”,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羌笛”象征着悠扬的音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怀旧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青袍:象征文人,强调知识分子的身份。
  • 碧水丹山:象征自然的美与和谐,展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篆书:象征历史的痕迹,传递文化的延续。
  • 羌笛:象征悠扬的音乐,代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袍碧水丹山客”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 A. 商人
    • B. 文人
    • C. 农民
  2. “廿年浪把虚名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名利的淡泊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文人
  2. B. 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酒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杜甫的《春望》: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自然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