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月忽又莫,吾行祇自伤。
秋兼人共老,愁与路俱长。
野果迎霜赤,园花带雪黄。
故人相慰藉,日晚引壶觞。
白话文翻译:
九月转眼又到了,我在路上只感到伤感。
秋天来临,人也随之变老,愁苦与旅途似乎无尽。
野果在霜中变得红艳,园中的花却带着雪白的黄叶。
老朋友互相安慰,傍晚时分一起举杯畅饮。
注释:
字词注释:
- 忽又莫:转眼间又到了九月。
- 祇:只、仅仅。
- 兼:一起、同时。
- 愁:忧愁、烦恼。
- 路俱长:旅途漫长,愁苦伴随。
- 野果迎霜赤:野生的果实在霜冻中变得红亮。
- 园花带雪黄:园中的花带着雪白的黄叶,暗示凋零。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秋”和“愁”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正值秋季,诗人行走在路上,感受到深秋的萧瑟与内心的伤感,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渑池道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凋零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以“九月忽又莫”引入,迅速抓住了时光流逝的主题,接着通过“秋兼人共老”揭示了人生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暗示诗人对于自身老去的感慨。野果和园花的描写,虽然色彩鲜明,却也透出一丝凋零之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最后两句,诗人和故人相聚,尽管心中依然有愁苦,但通过酒杯的举起,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释怀。整首诗在悲伤与慰藉之间徘徊,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月忽又莫: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九月又到了,给人一种时间飞逝的感觉。
- 吾行祇自伤:在旅途中,诗人只能感到内心的伤感,显得孤独。
- 秋兼人共老:秋天来临,仿佛人与秋天一起变老,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 愁与路俱长:愁苦的心情伴随着漫长的旅途,似乎没有尽头。
- 野果迎霜赤:野果在霜冻的影响下变得红艳,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园花带雪黄:园中的花却显示出凋零的迹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故人相慰藉:老朋友之间的相聚与互相安慰,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暖。
- 日晚引壶觞:在日落时分,举杯畅饮,表现出对生活的释怀。
修辞手法:
- 使用比喻与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对仗手法:在“野果迎霜赤,园花带雪黄”中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伤感与慰藉之间的抉择,表现出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月:秋季的象征,寓意着人生的后期。
- 野果: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 园花:生命的脆弱与衰退。
- 壶觞:朋友间的温情与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吾行祇自伤”中的“祇”是什么意思?
A. 只
B. 多
C. 没有
D. 全部 -
诗人最后与谁共饮?
A. 家人
B. 陌生人
C. 故人
D. 自己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在王祎的《渑池道中》中,诗人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思考,而杜甫在《秋夕》中则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现孤独感。两者都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祎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杜甫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