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浔江答费郡丞》
时间: 2025-01-06 10:31: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落天空秋水清,扁舟独夜听猿声。
三江愁色华缁鬓,九月霜花照客程。
多病渐忘霄汉梦,忆归何限薜萝情。
罗浮东近三珠树,飞鹤无心向帝城。
白话文翻译:
树木在秋风中落叶,天空和水面都显得清澈;
我在孤舟上,夜晚静静聆听猿声。
三江的愁苦映在我的鬓角,九月的霜花映照着我的旅程。
多病的我渐渐忘却了那高远的梦,
而对归乡的思念却是无尽的,正如那薜萝的情感。
罗浮山在东边,靠近三珠树,
那飞翔的鹤儿无心地朝着帝城飞去。
注释:
- 木落:树木的叶子掉落,象征秋天的来临。
- 扁舟:小舟,指诗人所乘之舟。
- 猿声: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孤独的氛围。
- 三江:指长江、黄河等大河,象征着江河的愁苦。
- 华缁鬓:华发与黑发,形容年老与愁苦的结合。
- 霜花:霜冻后形成的花,象征严寒和旅途的艰辛。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 罗浮:指罗浮山,象征着归乡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学醇,明代诗人,字子约,号韬庵,晚号陶山,生于明朝中期,擅长诗词,特别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情感。他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郑学醇晚年时期,诗人身患多病,身处江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与往日的思念。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与忧伤。
诗歌鉴赏:
《发浔江答费郡丞》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开篇“木落天空秋水清”,用秋季的景象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忧伤。接着“扁舟独夜听猿声”,孤舟之上,夜晚的猿声使人感到孤独与凄凉,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多病渐忘霄汉梦,忆归何限薜萝情”,诗人在多病的情况下,渐渐忘却了年轻时的理想与梦,但对故乡的思念却愈发浓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最后两句“罗浮东近三珠树,飞鹤无心向帝城”,以飞鹤象征着自由与无心,而诗人却被现实束缚,无法回到理想的地方,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兼具美感与哲思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落天空秋水清:树木落叶,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水面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扁舟独夜听猿声:在孤独的夜晚,诗人独自在小舟上,聆听猿猴的叫声,增添了孤寂感。
- 三江愁色华缁鬓:三江的愁苦映射到诗人的鬓发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愁苦的加深。
- 九月霜花照客程:九月的霜花照耀着旅途,象征着寒冷与艰辛。
- 多病渐忘霄汉梦:由于多病,诗人渐渐忘却了高远的理想与梦想。
- 忆归何限薜萝情:对归乡的思念是无尽的,如同薜萝缠绕,难以割舍。
- 罗浮东近三珠树:罗浮山在东边,象征着归乡的方向。
- 飞鹤无心向帝城:飞翔的鹤儿无意飞向帝城,暗喻诗人对理想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木落天空”“秋水清”,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思乡的情感比作“薜萝”,形象而生动。
- 象征:秋天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在孤独与病痛中思考人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落: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时光的流逝。
- 扁舟:象征着孤独与漂泊的生活。
- 猿声:象征着孤寂与思乡之情。
- 霜花: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寒冷。
- 薜萝:象征着思乡之情的缠绵与无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哪一个?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诗人所乘的是什么船?
- A. 大船
- B. 小舟
- C. 渔船
- D. 帆船
-
诗中提到的“飞鹤”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与无心
- B. 归乡的愿望
- C. 生命的短暂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面对战乱后的无奈与愁苦。
- 李白《静夜思》:同样涉及思乡之情,但李白的情感更加直接与豪放,而郑学醇则更为细腻与含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