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青门林亭燕集》
时间: 2024-09-19 21:53: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春青门林亭燕集
作者: 耿湋 〔唐代〕
都门连骑出,东野柳如丝。
秦苑看山处,王孙逐草时。
欢游难再得,衰老是前期。
林静莺啼远,春深日过迟。
落花今夕思,秉烛古人诗。
对酒当为乐,双杯未可辞。
白话文翻译
在都城的门外,骑马出游,东边的田野上柳树像丝绸般柔软。
在秦苑中远眺山景,王孙们正追逐着草地上的玩耍。
欢快的游乐难以再得,衰老正一步步逼近。
林子里安静,远处传来黄莺的啼鸣,春天已经深了,太阳也渐渐迟暮。
今夜的落花让我思绪万千,手握蜡烛吟诵古人的诗篇。
对酒当歌,应该尽情欢乐,双杯美酒岂能轻言拒绝。
注释
字词注释
- 都门:指都城的城门,这里指的是长安。
- 连骑:连续骑马,形容出行的人很多。
- 秦苑:指古代秦国的园林,寓意美丽的风景。
- 王孙:古时的贵族子弟。
- 逐草:追逐玩耍,形容年轻人的朝气。
- 欢游:欢快游玩。
- 衰老:指年华渐逝,衰老来临。
- 林静莺啼:安静的树林中传来莺鸟的叫声。
- 落花:指春天的花朵凋落,寓意时光流逝。
- 秉烛:手握蜡烛,象征夜晚读书或作诗。
- 双杯:指两杯酒,意在聚会畅饮。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王孙逐草”,可以追溯到《诗经》,表现了年轻人活泼、追求自由的精神;而“秉烛古人诗”则点明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与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生于唐代,具体生卒年不详,字子晖,号廷直,曾任职于朝廷,为人刚正不阿,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晚春青门林亭燕集》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表达对时光的珍惜与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青春的短暂。开头以“都门连骑出”引出游玩的场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感受到欢游的难得和衰老的来临,情感由欢快逐渐转为感伤。
诗中“欢游难再得,衰老是前期”一句,清楚地道出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通过“林静莺啼远”展现出一种孤寂的美,进一步加深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而最后两句“对酒当为乐,双杯未可辞”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尽管时光流逝,依然要珍惜眼前的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都门连骑出:描绘了一幅出游的热闹场景。
- 东野柳如丝:描写春意盎然,柳树柔软细腻的美感。
- 秦苑看山处:暗示着诗人对美景的向往。
- 王孙逐草时:描绘年轻人的活泼与朝气。
- 欢游难再得:感叹游历的机会难再。
- 衰老是前期:直面衰老带来的无奈。
- 林静莺啼远:描写环境的宁静,烘托心境。
- 春深日过迟:感受到春天的深厚与时间的流逝。
- 落花今夕思:落花的凋零引发对过往的思索。
- 秉烛古人诗:手握蜡烛,吟诵古人的诗篇,连接古今。
- 对酒当为乐:强调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 双杯未可辞:表明畅饮的态度,拒绝的不应是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如丝”,将柳树的柔美比喻为丝绸。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如“莺啼远”,赋予鸟儿以情感,增添诗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尽管衰老不可避免,但诗人依然选择积极地面对生活,享受当下的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与春天。
- 莺: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落花:寓意时光流逝与青春的易逝。
- 酒:象征欢聚与享受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欢游难再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游玩机会的珍惜
B. 对朋友的怀念
C. 对家庭的关注 -
“秉烛古人诗”中的“秉烛”有什么意义? A. 表达对古人的敬仰
B. 代表夜晚的读书
C. 以上皆是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晚春青门林亭燕集》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感慨,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沉重,而耿湋则是对青春的追忆和享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