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侯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
不是悲殊命,唯愁别近亲。
黄莺迁古木,朱履从清尘。
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
白话文翻译:
侯门之中初次迎接节日,御苑里的柳树刚刚发出新芽。
不是因为命运的悲惨而感到伤心,只是因为与亲人分别而愁苦。
黄莺迁徙到古老的树木上,朱红色的鞋子在清新的尘土中行走。
想到千山之外,沧江的春天正渐渐走向黄昏。
注释:
- 侯门:指权贵之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节:指节日或节庆,诗中暗指春天的节日。
- 御苑:皇家的园林,象征着富贵和繁华。
- 柳丝:柳树的嫩枝,象征春天的生机。
- 黄莺:一种鸟,常代表春天的声音和生命。
- 朱履:红色的鞋子,象征着美丽或高贵的身份。
- 沧江:指长江,常用来象征奔流不息的时间和空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裴淑,唐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语言著称。她的诗歌常涉及个人情感、自然景观等,展示出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节日里写成,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离别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唐代社会相对开放,女性的声音逐渐被重视,裴淑的创作反映了这一背景。
诗歌鉴赏:
《答微之》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呈现了诗人在节日之际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侯门和御苑的意象显示出一种繁华的景象,然而紧接着却转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并没有因节日的热闹而感到快乐,反而因为与亲人的别离而感到忧愁,这种情感的反差令人深思。
诗中“黄莺迁古木,朱履从清尘”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隐喻着岁月的流逝。黄莺的鸣叫和朱履的行走,虽然美丽却也带着一丝孤独。最后一句“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则将诗人的思绪推向了远方,展现出一种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侯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开篇描绘节日的场景,表达了春天的生机。
- “不是悲殊命,唯愁别近亲”:说明诗人并不是因为命运的悲惨而感到伤心,而是因为与亲人的离别而愁苦。
- “黄莺迁古木,朱履从清尘”:描绘自然景象,与人间的活动相结合,展现生机与孤独。
- “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表达对人生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对比。
- 拟人:黄莺的迁徙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节日与亲情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亲人离别的深切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侯门与御苑:象征权贵和繁华,暗示了社会的对比。
- 黄莺与朱履:代表自然的生命力与人间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 千山与沧江:象征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侯门”指的是: A. 普通人家
B. 权贵之家
C. 农村 -
诗人在节日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
诗中“黄莺迁古木”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生机与活力
B. 悲伤与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裴淑的《答微之》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展现了豪放和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表达思乡情感时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
- 《唐代女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