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蕊香令
作者: 黄铸 〔宋代〕
花外数声风定。
烟际一痕月净。
水晶屏小欹醉枕。
院静鸣蛩相应。
香销斜掩青铜镜。
背灯影。
寒砧夜半和雁阵。
秋在刘郎绿鬓。
白话文翻译:
在花外轻风拂过,细数几声风声已然平息。
烟雾缭绕中,只隐约可见一轮明月。
水晶屏风微微倾斜,我在醉意中依偎枕边。
院子里宁静,虫鸣声与我心意相应。
香气渐渐消散,青铜镜被斜斜地遮掩。
在灯光背后,影子摇曳不定。
寒冷的砧板上,夜半的敲击声似与雁阵呼应。
秋天在刘郎的绿鬓间流淌。
注释:
- 花外:指花丛之外。
- 数声风定:轻声细语,形容风声渐息。
- 烟际:烟雾的边缘。
- 水晶屏:指用水晶制成的屏风。
- 小欹:微微倾斜。
- 醉枕:醉意朦胧,依靠在枕边。
- 鸣蛩:指秋蝉的鸣叫。
- 香销:香气消散。
- 青铜镜:古代青铜制成的镜子。
- 寒砧:寒冷的砧板,象征夜半的孤寂。
- 雁阵:大雁飞行的队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铸,字惟忠,号维岳,南宋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抒情,常融入自然景物。其词风清新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蕊香令》作于秋季,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诗人在特定的季节中感受到的孤寂与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秋蕊香令》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摹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秋夜场景。开头几句以“花外数声风定”引入,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被风轻拂的花园中。随后的“烟际一痕月净”则进一步增加了夜晚的神秘感,月光透过烟雾,显得格外清晰。
中间部分通过“水晶屏小欹醉枕”与“院静鸣蛩相应”描绘出一种醉意朦胧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这种情感在“香销斜掩青铜镜”中得到了升华,香气的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而对青铜镜的遮掩则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与怀念。
结尾的“寒砧夜半和雁阵”则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寒冷的砧板与夜半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冷清而又深邃的秋夜意境。整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更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外数声风定: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微风轻拂,声音细微,表示一种安静的氛围。
- 烟际一痕月净:烟雾中可以看到清晰的月亮,增强了夜的神秘感。
- 水晶屏小欹醉枕:水晶屏风微微倾斜,诗人靠在枕边,醉意朦胧,表现出一种舒适又略显懒散的状态。
- 院静鸣蛩相应:静谧的院子里,虫鸣声与环境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 香销斜掩青铜镜:香气散去,青铜镜被遮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经消逝。
- 背灯影:灯光下的影子,朦胧而不清晰,暗示着内心的迷惘。
- 寒砧夜半和雁阵:寒冷的砧板与夜半的雁阵声相呼应,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秋在刘郎绿鬓:秋天在刘郎的绿鬓间流淌,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与人物的情感相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虫鸣与静谧的院子相呼应,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对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秋天的感知与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生机。
- 月:象征清幽与孤独。
- 水晶屏:代表着清澈与梦幻。
- 青铜镜:象征过去的记忆与反思。
- 寒砧:象征孤独与清冷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孤独与思念
C. 战争
答案: B -
“香销斜掩青铜镜”中“香销”是什么意思? A. 香气消散
B. 香气浓烈
C. 香气四溢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鸣蛩”指的是什么? A. 蝉
B. 蛙
C. 蜜蜂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月亮的美,展现了酒与自然的和谐。
- 《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其情感深邃而复杂,体现了人间的离别与团聚。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