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约昭君词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1:11:51

谁与丹青竞,误令妆不成。

悲看蛱蝶粉,好作鹍鸡声。

肃肃宵驾动,翻翻飞蓬征。

欲传千里意,汉月照心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与丹青竞,误令妆不成。
悲看蛱蝶粉,好作鹍鸡声。
肃肃宵驾动,翻翻飞蓬征。
欲传千里意,汉月照心明。

白话文翻译:

谁能和绘画竞争,使得妆容无法施展?
悲伤地看着如蛱蝶般的粉妆,竟像那鹍鸡的鸣声。
夜深沉,车驾在静静地移动,风吹得蓬草飘荡。
想要传达千里之外的情意,汉代的明月照亮了我的心灵。

注释:

  • 丹青:指绘画,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
  • :化妆,这里引申为美丽的容颜。
  • 蛱蝶:一种美丽的蝴蝶,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娇美。
  • 鹍鸡:古书中提到的一种大鸟,这里用来比喻悲伤的声音。
  • 肃肃:形容安静、肃穆的样子。
  • 宵驾:夜间的车驾,指皇帝或高官的出行。
  • 飞蓬:形容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离别和漂泊。
  • 汉月:指汉代的明月,象征历史和永恒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兆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歌与词曲。他的诗风多受传统文化熏陶,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历史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复杂,社会动荡,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与悲伤的探索。开篇“谁与丹青竞”,直接引入了绘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误令妆不成”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仿佛天赋的美丽与现实的妆容相互冲突。接下来的意象中,蛱蝶与鹍鸡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美的脆弱与悲伤的深重,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肃肃宵驾动,翻翻飞蓬征”描绘了夜间出行的孤寂和不安,暗示着诗人心中无法言说的情感。最后一联“欲传千里意,汉月照心明”则通过汉月这一历史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内心的情感传递出去的愿望,尽管这种愿望在现实中显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结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与丹青竞:探讨美的竞争,暗示着对美的追求。
  2. 误令妆不成:表达对美丽的无奈,妆容未能完美展现。
  3. 悲看蛱蝶粉:用蛱蝶的形象比喻美丽的脆弱,暗示悲伤。
  4. 好作鹍鸡声:将美丽与悲伤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5. 肃肃宵驾动:描绘夜间的宁静与孤独感。
  6. 翻翻飞蓬征:蓬草随风飘动,象征着漂泊和不安。
  7. 欲传千里意:表达内心情感的渴望。
  8. 汉月照心明:通过汉月象征历史情感的永恒,强调内心的光明。

修辞手法:

  • 对比:美与悲、宁静与动荡之间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蛱蝶与鹍鸡的比喻,深化了对美丽脆弱的理解。
  • 拟人:夜色与风的描绘,使得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悲伤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与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青:美与艺术的象征。
  • 蛱蝶:美丽与脆弱的代表。
  • 鹍鸡:悲伤和失落的象征。
  • 汉月:历史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青”指代什么?
    A. 书法
    B. 绘画
    C. 音乐

  2. “蛱蝶”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美丽与脆弱
    C. 力量

  3. 诗中提到的“汉月”象征什么?
    A. 现实
    B. 历史与永恒情感
    C. 未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运用月亮意象,表达孤独与思乡。
  • 杜甫《春望》:在悲伤的背景下,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此诗相比,王维的诗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加侧重于宁静与和谐,情感较为淡雅。而蔡兆华则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对美的追求,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