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泽 秋夜有感》
时间: 2025-01-01 17:3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色如银,天凉似水,凭栏万里清秋。莫负良宵,放怀独豁双眸。游丝不系年光住,兴来还须酒浇愁。最难侔。吟赏庾楼,赋作坡舟。伤心千古漫回首,嗟离离大地,莽莽神州。到处狼烟,不知何日是休。多情惟有今宵月,清辉犹向故人流。莫怅惆。垂钓烟波,天地闲鸥。
白话文翻译:
在这银色的月光下,天凉如水,我倚着栏杆欣赏着万里清秋的景象。不要辜负这美好的夜晚,尽情放开怀抱,睁大双眼。游丝般的光阴无法锁住,兴致来了还得用酒来浇愁。这是最难以匹敌的时刻。我在庾楼吟诗,在坡舟赋词。回首千古,心中伤感,叹息着那离离的大地,广袤的神州。四处都是战火,不知何时才能平息。这一夜,唯有今宵的明月最为多情,清辉依旧流向故人。不要再感到怅惆。在烟波中垂钓,天地间悠闲的海鸥。
注释:
- 月色如银:形容月光明亮,像银子一样。
- 天凉似水:形容天气寒冷,像水一样。
- 凭栏:指倚靠在栏杆上,通常是在楼台或阳台。
- 游丝:比喻光阴的流逝,像游动的丝线一样。
- 庾楼:指庾信的楼,庾信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 坡舟:指在坡上划的船,象征一种悠闲的生活。
- 狼烟:指战争的烽烟,象征动荡不安的局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修竹,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擅长古典诗词的创作,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
《庆春泽 秋夜有感》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在月下独自沉思,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间离散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月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几句,月色如银,天凉似水,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冷的秋夜,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气氛。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提醒人们要把握良宵,不要虚度光阴。接着,诗人用“游丝不系年光住”来表达时间的无情,似乎在强调年华易逝,兴致来的时候,必需用酒来浇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的感慨。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回首千古,感叹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描绘出一幅战乱不息的景象,令人心痛。最后,诗中“多情惟有今宵月”一句,强调了明月的陪伴与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世间情感的执着,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心灵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色如银,天凉似水:描绘秋夜的宁静与清冷,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 凭栏万里清秋:诗人倚栏远眺,感受秋天的辽阔与宁静。
- 莫负良宵,放怀独豁双眸:劝诫自己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 游丝不系年光住:时间如游丝般流逝,不可拘住。
- 兴来还须酒浇愁:兴致来了,仍需借酒消愁。
- 最难侔:最难以匹敌的是这份孤寂与思考。
- 吟赏庾楼,赋作坡舟:在庾信之楼吟诗,在坡舟上作词。
- 伤心千古漫回首:感叹历史的悠久,心中感伤无比。
- 嗟离离大地,莽莽神州:对广袤大地的叹息,感受到祖国的沧桑。
- 到处狼烟,不知何日是休:战争四起,不知何时能平息。
- 多情惟有今宵月:只有今夜的明月是多情的陪伴。
- 清辉犹向故人流:月光依然流淌,似乎照耀着远方的故人。
- 莫怅惆:劝自己不要再感到忧伤。
- 垂钓烟波,天地闲鸥:在烟波中垂钓,感受天地间的悠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色如银”,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
- 拟人:月光被赋予情感,似乎在与故人流连。
- 对仗:如“游丝不系年光住,兴来还须酒浇愁”,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挣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秋:象征成熟与衰退,传递出时光的流逝感。
- 酒:象征逃避与释放,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愁苦。
- 狼烟: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了社会的动乱。
- 钓鱼: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色如银”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月亮的亮度
- B) 夜晚的寂静
- C) 天气的清冷
- D) 人的孤独
-
“游丝不系年光住”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感慨
- B) 对生活的热爱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狼烟”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的烽烟
- B) 自然的烟雾
- C) 人生的烦恼
- D) 生活的琐碎
答案:
- A) 月亮的亮度
- A) 对时间的感慨
- A) 战争的烽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庆春泽 秋夜有感》: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夜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与故人的思念,但《静夜思》更集中于个人情感,而《庆春泽 秋夜有感》则结合了历史与社会背景,情感更加深刻和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编者:王国维
- 《唐诗三百首》 - 编者:毛泽东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编者: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