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父词(其六)
作者: 赵构 〔宋代〕
侬家活计岂能明。
万顷波心月影清。
倾绿酒,糁藜羹。
保任衣中一物灵。
白话文翻译:
这渔家的生计怎能明白。
广阔的水面上月影清晰可见。
倒一杯绿酒,调一碗藜羹。
只愿将衣中一物保留灵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侬家:指“我家”或“你家”,是方言用法。
- 活计:生计、谋生的方式。
- 万顷:形容水面广阔,丈量深远。
- 倾:倒、倾倒。
- 糁:用水或汤调和。
- 藜羹:用藜麦做的羹汤。
- 保任:保留、守护。
- 灵:灵气、灵性。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具体历史典故,但“月影”与“波心”结合了自然景象,以此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传达了一种恬静的渔家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构(1082年-1135年),字孟頫,号“宣和居士”,是南宋的皇帝,政治家和诗人。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恢复南宋的国力,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成就。赵构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不安的年代,渔父作为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们对宁静、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渔父词(其六)》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表达了渔父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诗中通过“万顷波心月影清”的描写,展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月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借助“倾绿酒,糁藜羹”的细腻描写,将渔父的日常生活呈现得淋漓尽致,既有饮酒作乐的轻松,又有对简单生活的珍惜和自得。
最后一句“保任衣中一物灵”则引人深思,似乎在表达对某种精神或理想的追求,暗示着在物质生活之外,内心深处对灵性的渴望和珍视。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展现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人生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侬家活计岂能明:开篇即指出渔父的生计难以被外人理解,暗示渔家生活的不易与独特。
- 万顷波心月影清:描绘了一幅水面广阔、月影清晰的美丽画面,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倾绿酒,糁藜羹:描写了渔父的饮食生活,绿酒与藜羹的搭配,传达出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状态。
- 保任衣中一物灵:最后一句则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深层意义,可能是对内心灵性的追求或对某种理想的守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自然景象,增强诗歌的意境。
- 对仗:如“倾绿酒,糁藜羹”,形成工整的句式,增强音乐感。
- 意象:运用“月影”、“波心”等意象,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灵性追求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心: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月影:代表着清幽的情感和内心的宁静。
- 绿酒、藜羹:象征着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侬家活计岂能明”意思是: A. 渔家的生计很明了
B. 渔家的生计不易被理解
C. 渔家生活富裕 -
“倾绿酒,糁藜羹”中的“藜”指的是: A. 一种鱼
B. 一种蔬菜
C. 一种粮食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家傲》:作者:范仲淹,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壮阔与美好。
- 《江雪》:作者:柳宗元,展现了渔夫的孤独与坚韧。
诗词对比:
- 《渔父词》与《江雪》:两者都描绘了渔家生活,但《江雪》更多地表现孤独与寒冷的意境,而《渔父词》则强调恬静与满足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赵构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