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时间: 2025-01-04 07:14:04意思解释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作者: 钱起 〔唐代〕
原文展示
太清霁云雷,阳春陶物象。
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
时和俗勤业,播殖农厥壤。
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郡中忽无事,方外还独往。
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春日里,天气清新,云彩和雷声都显得格外明朗。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蓬勃生长。时节和顺,民俗勤奋,农民在田地里播种着希望。阴影中的桑树和田埂相连,广阔的水田一片生机。郡城里一时没有公务,我便独自前往乡间游玩。黄昏时分停下归程,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宣城的韵味绵延千载,谁能留下这样的回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清: 指天气清朗。
- 霁云: 指雨后晴朗的天空。
- 陶物象: 形容春天生机盎然,万物生长。
- 仁风: 仁慈的风,寓意春风的温暖。
- 播殖: 播种和栽植。
- 桑陌: 指桑树和田间小路。
- 漠漠: 形容宽广而空旷的样子。
- 郡中: 指地方行政中心。
- 方外: 指乡村或偏远地区。
- 驻归轩: 停下归家的车辇。
- 佳赏: 美好的景色。
- 逸韵: 逸趣横生的韵味。
- 千载: 指长久的时间。
典故解析:
- “宣城传逸韵”中的“宣城”,指的是今安徽省宣城市,以其山水景色和文化底蕴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为题材,注重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是钱起在响应张荆州巡农时所作,描绘了春天农耕的景象和自然美。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表达了对农田耕作的关心与热爱。开篇以“太清霁云雷”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朗的春天,展现出春天的气息与生机。接着通过“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描绘了春风的温暖和万物的生长,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
诗中“时和俗勤业”一句,点明了农民勤劳的精神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体现出一种对农业生产的赞美。随着诗的深入,“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乡村的宁静与广袤,展现出一种安逸的生活情态。
最后,诗人通过“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表现出一种归隐自然、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结尾提到“千载谁此响”,更是引发读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清霁云雷: 描绘春天美好的天气,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阳春陶物象: 进一步描写春天的气息,万物因春而生。
- 明牧行春令: 春天的到来,农民开始忙碌。
- 仁风助升长: 和煦的春风助推万物生长。
- 时和俗勤业: 反映了社会的和谐与勤奋的农民生活。
- 播殖农厥壤: 农民在田地里播种,体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 阴阴桑陌连: 描绘出乡间小道与桑树的交错,生动形象。
- 漠漠水田广: 水田的广阔展现出农田的丰饶。
- 郡中忽无事: 暗示诗人对繁忙生活的逃避,寻求内心的宁静。
- 方外还独往: 独自前往乡间的自由与随性。
- 日暮驻归轩: 黄昏时分,停下归家的旅程。
- 湖山有佳赏: 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 宣城传逸韵: 提到具有文化底蕴的宣城,反映出诗人对文化的向往。
- 千载谁此响: 追问历史的回响,留下思考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 “仁风助升长”中的“仁风”形象地比喻了春风的温暖与和善。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如“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农耕景象为主线,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农田: 代表着勤劳与丰收。
- 湖山: 体现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宣城: 代表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仁风助升长”中的“仁风”意指什么? A. 和煦的春风
B. 凶猛的风
C. 寒冷的北风 -
诗的最后一句“千载谁此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大自然的赞美 -
本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战争
B. 农耕与自然
C. 城市生活
答案: 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乐府》: 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
- 《春晓》: 孟浩然的描写春天的经典作品。
诗词对比:
- 比较钱起的《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考,而钱起则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农业的繁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收录了大量唐代经典诗作,适合学习和欣赏。
- 《诗经》: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