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法驾自凤翔回》
时间: 2025-01-19 13:48: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法驾自凤翔回
钱起 〔唐代〕
欃枪一扫灭,阊阖九重开。
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
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
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
周惭散马出,禹让浚川回。
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的威仪与国泰民安的景象。诗的开头说,武器一扫而清,九重宫阙随之打开。大海平静,鲸鱼和鲵都安然无恙,天体运转,日月如常升起。圣明的仁德使万物复苏,龙驾驭着风云雷电。清晨的漏水钟声传来,朝阳从帝王的台上升起。周朝的马散开了,禹王的治水功业再现。想要了解这位封疆大吏的志愿,可以举起酒杯,向南山致敬。
注释
- 欃枪:一种古代兵器。
- 阊阖:古代宫门名。
- 海晏:海洋平静,形容国家安宁。
- 鲸鲵:指大海中的鱼类,象征富饶的海洋。
- 圣情:指帝王的仁爱之心。
- 龙御:龙象征皇帝,御指驾驭。
- 晓漏:晨钟,指报晓的钟声。
- 帝台:皇帝的宝座。
- 周惭:指周朝的皇帝。
- 禹让:大禹治水的典故,象征贤良的治国之道。
- 封人愿:指地方官员的理想和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晚唐诗人,生于吴郡。其诗以清丽见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政治理想,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钱起在当时文人中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受到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泰民安之时,诗人以此表达对皇帝治国理政的赞美,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欣喜。
诗歌鉴赏
这首《观法驾自凤翔回》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雄壮的气势,展现了唐代盛世的景象。诗开头以“欃枪一扫灭”引入,暗示着武力的消退与国家的安宁。紧接着的“阊阖九重开”描绘了宫门开启的景象,象征着皇帝的到来和国政的恢复。
第二联“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则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强调国家的繁荣与安定,海洋的宁静与天体的规律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富饶。
“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中,诗人以“龙”象征皇帝,指出其德治之功使得万物复苏,彰显出皇权的伟大与仁德。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治国理想的向往和对贤明领导者的赞美,尤其是大禹治水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治国理政的理想与期盼。
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回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欃枪一扫灭,阊阖九重开:描绘武器清除后,宫门开启,象征国家的安宁与皇帝的到来。
- 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表达海洋平静,日月正常运转,象征国家的繁荣和自然的和谐。
- 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指皇帝的仁德使万物复苏,龙象征皇帝,驾驭风云雷电。
- 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晨钟报晓,朝阳升起,表现出新的一天开始,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周惭散马出,禹让浚川回:提及周朝与大禹的典故,暗示对历史贤明治国者的向往。
- 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表达对地方官员理想与愿望的关注,举杯向南山致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比喻:将皇帝比作“龙”,强化了君权的神圣性。
- 象征:海洋、日月等自然现象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皇帝的仁政与国家的繁荣,表达了对良好政治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象征皇帝,代表权威与尊贵。
- 海:象征国家的安宁与富饶。
- 日月:象征时间的规律与秩序。
- 南山:象征高洁和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皇帝? A) 海
B) 龙
C) 日月
D) 南山 -
"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中,"晓漏"指的是什么?
A) 晨钟
B) 仙人
C) 太阳
D) 清晨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周公
B) 大禹
C) 孔子
D) 李白
答案
- B) 龙
- A) 晨钟
- B) 大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将进酒》 by 李白:表达对人生与理想的追求,气氛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