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书记》
时间: 2025-01-04 07:01: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书记
钱起〔唐代〕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
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
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
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
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
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书记的送别,赞扬了他的才干与忠心。作者认为在决胜的时刻没有可以遗忘的策略,辞别天子后便准备好做官。从出身来看,有的人唯有殉死才能报国,而他则能在战场上立功。受命于麒麟殿,参与骠骑营的谋划。短笛催促着酒宴的结束,斜阳下的旗帜驻扎在前方。义勇军如千夫所敌,行走在风沙万里之中。几年间在丹阙之下,期望能得到侯印,成为书生。
注释:
- 决胜:指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 无遗策:没有能被遗忘的策略。
- 辞天:辞别帝王。
- 请缨:请求官职,缨是帽子上的带子,象征官位。
- 麒麟殿、骠骑营:指的是古代的高官和军事机构,麒麟象征着高贵和权力,骠骑营是指骑兵部队。
- 短箫:指短小的笛子。
- 驻前旌:指旗帜停驻在前面。
- 义勇千夫敌:形容勇敢的义士们如千军万马。
- 丹阙:指皇宫。
- 侯印:指封爵的印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号怀仁,唐代诗人,出生于江南,擅长五律、七律,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郑书记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其前途的祝愿。郑书记有着良好的政治才能,诗中充满了对其前途的期待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郑书记的钦佩与祝福。开头两句“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展现出诗人对郑书记能力的认可,强调了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和对国家的忠诚。第三、四句通过“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展现了郑书记的职责与使命,体现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接下来的“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短笛声催促着离别的酒席,斜阳的映照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最后两句“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则表达了对未来艰难旅程的预见与勇气,诗人希望郑书记能够迎接挑战,成就一番事业。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充分表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决胜无遗策:在重要的决策时刻,没有可以被遗忘的策略,强调了郑书记的智慧。
- 辞天便请缨:辞别天子,便请求官职,显示了郑书记对仕途的期待。
- 出身唯殉死:有的人只为殉国而生,形象地表达了忠诚的精神。
- 报国且能兵:他不仅能报国,还能打仗,表现了多才多艺。
- 受命麒麟殿:受命于高贵的地方,表明地位。
- 参谋骠骑营:在军营中参与谋划,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 短箫催别酒:短笛声催促离别的酒宴,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 斜日驻前旌:夕阳下,旗帜伫立,象征着即将出发的行程。
- 义勇千夫敌:义士们如千军万马般勇敢,彰显了士气。
- 风沙万里行:在艰难的环境中前行,暗示未来的挑战与考验。
- 几年丹阙下:在皇宫下生活的岁月,表达对郑书记的期盼。
- 侯印锡书生:希望能得到封爵,成为一位有作为的书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用到对仗的手法,如“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通过“短箫”、“斜日”、“义勇”等意象,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和对未来的期待。
- 比喻:将郑书记比喻为能够面对风沙的勇士,体现其勇敢与忠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郑书记的钦佩与祝福,强调了忠诚、勇气和智慧在仕途与人生旅程中的重要性,展现了当时士人的抱负与理想。
意象分析:
- 短箫:象征着离别与悲伤。
- 斜日: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开始。
- 义勇:象征着忠诚与勇敢。
- 风沙:暗示未来路途的艰险。
- 丹阙: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送别
C. 自然
D. 战争 -
“短箫催别酒”中“短箫”的意象象征什么?
A. 欢聚
B. 离别
C. 战斗
D. 自然 -
“义勇千夫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恐惧
B. 骄傲
C. 忧伤
D. 勇敢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钱起的《送郑书记》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王勃的诗更侧重于朋友间的情谊,而钱起的诗则强调了对友人能力与忠诚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