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秋夕观舞》

时间: 2025-01-06 09:53:13

自爱华灯替夕曛。

舞妆斜亸逐红巾。

侧旋裙褶翻莲叶,蹀躞霜趺点绣茵。

香掩冉,气絪缊。

铜簧响处落梁尘。

夜深窗外秋星迥,谁见银河出半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秋夕观舞
作者:邵祖平

自爱华灯替夕曛。
舞妆斜亸逐红巾。
侧旋裙褶翻莲叶,
蹀躞霜趺点绣茵。
香掩冉,气絪缊。
铜簧响处落梁尘。
夜深窗外秋星迥,
谁见银河出半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舞蹈场景,华灯点亮了夜空,替代了夕阳的余晖。舞者的妆容轻盈,随着红巾的舞动而飞扬。她的裙子轻轻旋转,如同翻动的莲叶,脚步轻盈地在绣花的地面上轻踏。香气缭绕,氛围温馨,铜簧乐器的声音在空中飘荡,窗外的秋星闪烁。夜深人静,谁能看到银河在半云之上流淌?


注释

  • 自爱华灯:自我欣赏华丽的灯光,表现诗人对美的感受。
  • 逐红巾:随着红巾的舞动,体现舞者的灵动。
  • 侧旋裙褶翻莲叶:裙摆轻轻旋转,像翻动的莲叶,形象而生动。
  • 蹀躞霜趺:轻盈的步伐如同霜降,表现舞者的优雅。
  • 香掩冉:香气缭绕,气息温暖,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 铜簧响处落梁尘:铜簧乐器的声音在空中飘荡,尘埃随着音乐的节奏落下。
  • 夜深窗外秋星迥:夜深了,窗外的秋星闪烁,描绘出宁静的夜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祖平,现代诗人,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在观看舞蹈时受到美的启发,借助华灯和舞者的形象,表达了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感慨。在这个季节,秋天的星空和舞者的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 秋夕观舞》是一首充满秋意与生活气息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富有动感的舞蹈场景。华灯的明亮与舞者的轻盈相映成趣,仿佛让人忘却了时光的流逝。诗中“自爱华灯替夕曛”,展现了诗人对夜色的赞美,而“舞妆斜亸逐红巾”则勾勒出舞者灵动的形象,使人仿佛置身于现场。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如“侧旋裙褶翻莲叶”和“蹀躞霜趺点绣茵”,传达出舞者的优雅与轻盈,仿佛她的舞姿在夜空中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外,诗中的“香掩冉,气絪缊”增加了整体的氛围感,使人感受到那种温暖和浪漫。音乐的声音与星空的宁静形成对比,使人思绪万千,最终让人回归到现实中“夜深窗外秋星迥”的安静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引发读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爱华灯替夕曛:诗人感叹华灯的美丽,替代了夕阳的余晖。
  2. 舞妆斜亸逐红巾:舞者的妆容轻盈,随红巾的舞动而飘扬。
  3. 侧旋裙褶翻莲叶:裙子的旋转如同翻动的莲叶,形象生动。
  4. 蹀躞霜趺点绣茵:舞者的脚步轻盈,像霜降一样轻巧,踏在绣花的地面上。
  5. 香掩冉,气絪缊:香气缭绕,气息温暖,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6. 铜簧响处落梁尘:铜簧乐器的声音在飘荡,尘埃随之落下。
  7. 夜深窗外秋星迥:夜深了,窗外的秋星闪烁,描绘出宁静的夜空。
  8. 谁见银河出半云:引发对银河美景的思考,谁能看到它在半云之上流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的裙子比作莲叶,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香掩冉,气絪缊”让香气和气息具有了人的特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诗人通过描绘舞者的优雅与夜空的宁静,表达了对生活中瞬间美好的感受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灯:象征着美好与温暖的夜晚。
  • 舞妆:代表了青春与活力。
  • 莲叶:象征着纯洁与优雅。
  • 秋星:暗示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银河:代表着遥远的梦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灯”象征着什么?
    • A. 夕阳
    • B. 美好与温暖
    • C. 夜晚的寂静
  2. “侧旋裙褶翻莲叶”中,裙子被比作什么?
    • A. 花瓣
    • B. 莲叶
    • C. 云朵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夜泊牛津》与本诗都有对夜色的描写,但前者更关注于孤独与思考,而《鹧鸪天 秋夕观舞》则强调生活的美好与动感。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