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池 曾几 〔宋代〕 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 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胜红妆青盖时。 蛙鸣莫作鼓吹想,亦莫问属官与私。 读书之暇招客饮,能有此乐非公谁。
白话文翻译:
在著名的园林中有一个十顷大的池塘,你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就能得到它。 池中的菱角和荷花已经枯萎折断,小鸭子在旁边安睡,这景象远胜过那些装饰华丽、荷叶如盖的时节。 蛙鸣声不要当作鼓吹来想象,也不要去问这是属于官方还是私人的。 在读书之余,邀请客人来此饮酒,能够享受这样的乐趣,除了你还有谁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名园:著名的园林。
- 十顷池:面积很大的池塘。
- 一钱不用:不需要花费任何金钱。
- 菱荷:池塘中的菱角和荷花。
- 枯折:枯萎折断。
- 绝胜:远胜过。
- 红妆青盖:指装饰华丽、荷叶如盖的景象。
- 鼓吹: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这里比喻蛙鸣声。
- 属官与私:属于官方还是私人。
- 读书之暇:读书之余的时间。
- 招客饮:邀请客人来饮酒。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舆,号茶山居士,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园林池塘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池塘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园林池塘景象。通过对菱荷枯折、小鸭安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诗中的蛙鸣声被诗人以“莫作鼓吹想”来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纯粹欣赏,不受外界干扰的态度。最后两句“读书之暇招客饮,能有此乐非公谁”,则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审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 这两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是一个著名的园林中的大池塘,而且这个池塘是无需花费就能得到的。
- “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胜红妆青盖时。” 这两句通过对池塘中菱荷枯萎、小鸭安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纯粹欣赏,认为这样的景象远胜过那些装饰华丽、荷叶如盖的时节。
- “蛙鸣莫作鼓吹想,亦莫问属官与私。” 这两句通过对蛙鸣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纯粹欣赏,不受外界干扰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 “读书之暇招客饮,能有此乐非公谁。”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在读书之余邀请客人来此饮酒,能够享受这样的乐趣,除了自己还有谁呢?
修辞手法:
- 比喻:“蛙鸣莫作鼓吹想”中,将蛙鸣声比喻为鼓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纯粹欣赏。
- 对比:“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胜红妆青盖时”中,通过对枯萎的菱荷和小鸭安睡与装饰华丽、荷叶如盖的时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纯粹欣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池塘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菱荷:池塘中的菱角和荷花,象征自然的美。
- 小鸭:安睡的小鸭,象征宁静和安详。
- 蛙鸣:蛙鸣声,象征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十顷池”指的是什么? A. 一个面积很大的池塘 B. 一个装饰华丽的池塘 C. 一个官方所有的池塘 D. 一个私人所有的池塘
-
诗人认为池塘中的景象“绝胜红妆青盖时”,这里的“红妆青盖”指的是什么? A. 装饰华丽的荷叶 B. 枯萎的菱荷 C. 小鸭安睡的景象 D. 蛙鸣声
-
诗中的“蛙鸣莫作鼓吹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自然声音的纯粹欣赏 B. 对世俗纷争的参与 C. 对官方事务的关心 D. 对私人事务的关心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曾几的《荷池》与苏轼的《赤壁赋》都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但前者通过对池塘景物的描写,后者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曾几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