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路转小桥东,群龙拥梵宫。
荇花明晚水,莲叶向秋风。
匠斧应休役,禅窗定费功。
笑他尘俗者,客路每匆匆。
白话文翻译:
小路转向东边的小桥,群山环绕着梵宫。
荇菜花在傍晚的水面上明亮,莲叶迎着秋风摇曳。
工匠的斧头应该休息了,禅窗前的功夫也不必再费力。
我笑那些世俗的人,因他们在旅途中总是匆匆忙忙。
注释:
字词注释:
- 路转:指小路转弯的地方。
- 小桥东:指小桥的东边。
- 群龙:比喻群山,形容山势如龙。
- 梵宫:佛教寺庙,表示神圣的地方。
- 荇花:生长在水中的花,象征清丽。
- 莲叶:莲花的叶子,象征高洁。
- 匠斧:指工匠的工具,象征辛勤劳作。
- 禅窗:禅宗的窗户,象征清净与安宁。
- 尘俗者:指世俗的人,追逐世俗名利。
- 客路:旅途,表示人生的旅程。
典故解析:
- 禅宗:指中国的禅宗文化,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脱。
-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莲花象征着纯洁无瑕,并且与佛教有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宋代诗人,性格淡泊,崇尚自然,作品多体现出对佛教的思考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施枢游历名山大川之时,受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寄宝藏壁天瑞》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开头描绘的小桥与梵宫,构建了一个清新而神秘的空间,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融合。接着,荇花与莲叶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意境,象征着纯洁与安宁。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世俗的批判,诗人以“笑他尘俗者”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合禅意,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安宁的向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转小桥东,群龙拥梵宫。:小路转向东边的小桥,群山环绕着佛教的寺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
- 荇花明晚水,莲叶向秋风。:傍晚的水面上,荇菜花显得格外明亮,莲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表现出生命的清丽与宁静。
- 匠斧应休役,禅窗定费功。:工匠的工具应该停止工作,禅窗前的心思也无需再辛苦,体现了对生活的反思。
- 笑他尘俗者,客路每匆匆。:嘲笑那些追逐世俗的人,他们在旅途中总是匆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轻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群山比作“群龙”,形象生动。
- 对仗:如“荇花明晚水,莲叶向秋风”,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莲叶“向秋风”,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安宁,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桥:象征着通往宁静与清新的通道。
- 梵宫:代表着宗教信仰与内心的宁静。
- 荇花:象征着生命的清丽与短暂。
- 莲叶:象征着高洁与不染尘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群龙拥梵宫”中的“群龙”比喻什么?
- A. 人群
- B. 山脉
- C. 河流
-
诗人对尘俗者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嘲笑
- C. 无所谓
-
荇花和莲叶分别象征:
- A. 哀伤和快乐
- B. 清丽和高洁
- C. 繁华和世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施枢的《寄宝藏壁天瑞》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超脱。施枢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嘲讽,而王维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施枢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