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藏一》
时间: 2025-01-04 10:18: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陈藏一
施枢 〔宋代〕
万人如海亦纷纭,还着江湖有限身。
题叶恨深波影远,嚼花吟苦月痕新。
羡君朝市情俱薄,笑我山林趣未真。
名胜搜罗能尽否,细论何日许相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万众如海、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却只身于有限的江湖。题写在叶上的诗句,令人感到深深的遗憾,波光的倒影却远离了我;我在花间吟唱,心中却有着对月色的新苦。羡慕你在朝市中的情趣虽浅,但我在山林中的乐趣却未必真实。名胜古迹的搜罗能否尽兴呢?细细讨论,我们何时才能相聚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人如海:形容人群如海洋般浩瀚,喧嚣复杂。
- 江湖:指隐居的环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题叶:指在树叶上题诗,表达对自然的依恋。
- 波影:水面的倒影,象征着远去的过往。
- 嚼花吟苦:咀嚼花香,吟唱中带有苦涩的情感。
- 朝市:指繁华的市井,象征世俗生活。
- 名胜:指著名的胜地,代表旅游的趣味。
- 相亲:指彼此见面,交流感情。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江湖”、“朝市”等意象反映了唐宋时期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字仲明,号枢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明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带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施枢的诗作通常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陈藏一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世俗生活的感慨。诗中反映了诗人在复杂的社会中对自我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万人如海亦纷纭”,以气势磅礴的笔触描绘出繁华的都市生活与人际关系的复杂。诗人自喻“有限身”,透露出一种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这种渴望正是许多文人心中的共同情感。
接下来的“题叶恨深波影远”,“嚼花吟苦月痕新”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作者羡慕友人在朝市的轻松,而自己却在山林中感受到一种虚无的趣味,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生活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名胜搜罗能尽否,细论何日许相亲”,不仅是对友谊的期待和感慨,也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语义上紧密结合,整体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友谊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人如海亦纷纭:描述了世间繁杂的情景,强调人群的喧嚣与无序。
- 还着江湖有限身:表明诗人虽身处繁华,却向往自由的隐居生活。
- 题叶恨深波影远:在叶子上题诗时,感到对远方的遗憾与无奈。
- 嚼花吟苦月痕新:在花间吟唱,内心却充满了对月色的苦涩情感。
- 羡君朝市情俱薄:羡慕友人在喧闹市井中的轻松生活。
- 笑我山林趣未真:自嘲在山林中的生活并不真实。
- 名胜搜罗能尽否:反思对名胜古迹的追寻是否能满足内心的渴望。
- 细论何日许相亲:期待与友人相聚的日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群比作海洋,形象生动。
- 对仗:如“题叶恨深”与“嚼花吟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增添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由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隐逸和自由。
- 波影:代表过往的回忆与遗憾。
- 花与月:自然的象征,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朝市:象征世俗的繁华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人如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感
B) 迷茫与无奈
C) 幸福与满足 -
“羡君朝市情俱薄”中,诗人对友人的生活有什么看法?
A) 羡慕
B) 嫉妒
C) 不屑 -
最后两句“名胜搜罗能尽否,细论何日许相亲”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财富
B) 友谊
C) 荣誉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施枢的《寄陈藏一》更加强调对友谊的思念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与审美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解析
- 《施枢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