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冬夕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犬吠惊飘叶,禽喧换宿枝。
堕空霜肃肃,垂地斗离离。
野叟读书罢,高城吹角悲。
功名浑错料,老病却如期。
白话文翻译:
狗吠声惊动了飘落的树叶,鸟儿的鸣叫声换了栖息的树枝。
霜降在空中,肃杀的气息弥漫,低垂的霜斗显得离离落落。
乡间老者读书结束,听到高城传来的号角声感到悲伤。
功名的追求完全是错觉,老病却如期而至。
注释:
- 犬吠:狗叫声。
- 惊:惊扰、惊动。
- 飘叶:飘落的树叶。
- 禽:鸟类。
- 换宿枝:更换栖息的树枝。
- 堕空:掉落在空中,形容霜的降临。
- 肃肃:形容冷清、肃杀的样子。
- 斗离离:霜斗低垂,离离作态。
- 野叟:乡村的老者。
- 读书罢:读书结束。
- 高城吹角:高处的城墙上传来的号角声。
- 功名浑错料:对功名的追求完全是错误的期待。
- 老病却如期:老去和生病却如期而至,无法避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爱国者。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陆游对于历史的深刻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使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冬夕》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时事的深刻反思之际。诗中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对功名的失望和对老病无可逃避的无奈。
诗歌鉴赏:
陆游的《冬夕》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冬天的景象,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冬季的宁静与变化,狗的吠声和鸟的喧闹交织出一种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冬夕的氛围。霜降的描写,给人以肃杀的感觉,给人一种寒冷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句子中,乡间老者的读书和高城的号角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疏离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功名的追求在他看来是一种错觉,随着年岁的增长,老病的到来却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这种对人生的无奈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的情绪。
陆游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年老时所感受到的无力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广泛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犬吠惊飘叶:狗叫声打破了冬日的寂静,飘落的树叶随之而动,表现出一种活泼的自然景象。
- 禽喧换宿枝:鸟儿在栖息的树枝上鸣叫,展示了冬日中生物的活动,形成一种生动的对比。
- 堕空霜肃肃:霜降落到空中,给人以冷清的感觉,显示出严冬的气息。
- 垂地斗离离:霜斗低垂,离离的样子暗示着冬天的萧条。
- 野叟读书罢:乡间老者读完书后,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
- 高城吹角悲:高城上传来的号角声让人感到悲伤,暗示着孤独感和对往昔的怀念。
- 功名浑错料:对功名的追求是错误的,诗人对功名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无奈。
- 老病却如期:老去和生病是无法避免的,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和老病的到来比作时间的无情流逝,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拟人:狗和鸟的动作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手法,如“犬吠”与“禽喧”,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
《冬夕》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对功名虚幻的失望与对老病不可避免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犬吠: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不安。
- 飘叶: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霜:象征死亡与寒冷,暗示生命的终结。
- 高城吹角: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孤独的感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犬吠惊飘叶”中的“犬吠”指的是什么?
- A. 狗叫声
- B. 鸟鸣声
- C. 风声
- D. 人声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思考
- C. 爱情
- D. 战斗
-
“功名浑错料”的意思是什么?
- A. 对功名的期望是错误的
- B. 功名是可以获得的
- C. 功名是人生的目标
- D. 功名可以带来快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社会的关注,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无奈,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的困境。两位诗人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相似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