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到浙西》

时间: 2024-12-29 16:59:49

临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萧条旅馆秋。

尝叹晋郊无乞籴,

岂忘吴俗共分忧。

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

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平水竭蒹葭死,
里社萧条旅馆秋。
尝叹晋郊无乞籴,
岂忘吴俗共分忧。
野悲扬目称嗟食,
林极翳桑顾所求。
苛政尚存犹惕息,
老人偷拜拥前舟。

白话文翻译:

临平的水已经干涸,芦苇也枯死了,
乡里的社庙显得萧条,旅馆里透出秋意。
曾经叹息晋郊没有乞求粮食的情况,
怎么会忘记吴地的风俗与大家共同分担忧愁呢?
在野外悲伤地抬头呼号着食物,
树林的尽头遮住了桑树,目光所求的依然难以得到。
苛刻的统治依旧存在,让人感到不安,
老人们偷偷地拜托,拥挤在前面的船只。

注释:

字词注释:

  • 临平:地名,指临平山附近的水域。
  • 蒹葭:指芦苇,常用来象征凋零的景象。
  • 里社:地方的社庙,表示乡里的祭祀场所。
  • 旅馆:指旅店,这里暗示外来者的孤独感。
  • 乞籴:乞求粮食,表示当时的困境。
  • 吴俗:指吴地的风俗习惯。
  • 苛政:严酷的统治政策,常使百姓生活困苦。

典故解析:

  • 晋郊无乞籴:取自历史背景,晋地在战乱后民众生活艰辛,常有乞求粮食的现象。
  • 吴俗共分忧:反映了对共同体意识的重视,强调了同胞间的互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92年-865年),字聘之,号青原。唐代诗人,以律诗和古诗著称,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唐朝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身处浙西,感受到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萧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与对乡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却到浙西》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考的诗作,描绘了诗人在浙西的所见所感。开篇描写了自然环境的凋零,临平的水干涸,芦苇枯死,暗示着生机的消逝。接着转向人文环境,社庙的萧条与旅馆的秋意更是反映出人心的凋零和社会的萧条。

在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困境的感叹,也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提到“晋郊无乞籴”,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对现状的深切忧虑。他关切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处境,更放眼于整个社会,思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责任。

最后几句则更加直接地点出苛政的存在,使得老百姓们不得不“偷拜”。这一描绘不仅展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突显了民众在苦难面前的无奈与挣扎。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折射出深刻的社会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平水竭蒹葭死: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干涸与枯萎,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2. 里社萧条旅馆秋:乡里的社庙和旅馆都显得冷清,暗示着社会的萧条。
  3. 尝叹晋郊无乞籴:对往昔晋地的困境感到悲叹,显示出作者对民生的关注。
  4. 岂忘吴俗共分忧:表达对吴地人们共同承担困苦的情感。
  5. 野悲扬目称嗟食:在野外抬头悲伤地呼喊求食,体现了生存的艰难。
  6. 林极翳桑顾所求:树林遮蔽了桑树,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受阻。
  7. 苛政尚存犹惕息:苛政仍在,民众不得安宁,彰显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8. 老人偷拜拥前舟:老人们在绝望中寻求帮助,展现了对生存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枯萎比作社会的凋敝,增强了诗的感情基调。
  • 对仗:每两句之间意象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悲”和“呼”赋予自然与人情以生命,使得情感更为真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干涸则暗示着生命的枯竭。
  • 蒹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脆弱和孤独。
  • 社庙:代表了传统与信仰的寄托,萧条则暗示着人心的冷漠。
  • 旅馆:体现了行人的孤独与无依无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临平”指的是哪一地区?

    • A. 浙江
    • B. 江苏
    • C. 河北
  2. “苛政尚存犹惕息”中“惕息”的意思是:

    • A. 安心
    • B. 不安
    • C. 忘记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社会困境的感受?

    • A. 芦苇
    • B. 旅馆
    • C. 桑树

答案:

  1. A. 浙江
  2. B. 不安
  3. A. 芦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绅的《却到浙西》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但李绅更多地关注地方的具体生活细节,而杜甫则从更大的历史背景出发,展现了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悲痛。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