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边报稍稀西斋默坐》
时间: 2025-01-17 09:5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鼓角遥闻出塞声,边风吹雁过高城。
疆陲无复戊己尉,盗贼犹怜壬午兵。
岁晚胡床闭深阁,夜长刁斗听连营。
便须从此传烽息,要及春农论劝耕。
白话文翻译:
鼓角声隐约传来,似乎是出塞的号角声;边风萧瑟,雁阵飞过高耸的城墙。
边疆已无戊己年所设的官员,盗贼仍然对壬午年的战士心存怜悯。
岁末寒冬,胡床被关闭在深处的阁楼,漫漫长夜中,听得刁斗声传来,似乎是连绵的军营。
从现在起,必须传递烽火消息,要尽早与春耕讨论劝导耕种。
注释:
- 鼓角:古代军乐器,用于号令或传递军情。
- 出塞声:指向外侵扰的警报声。
- 戊己尉:古代官职,指边防的官员。
- 壬午兵:指特定年份的士兵,壬午年为特定的农历年份。
- 胡床:指一种坐具,常用于边地的生活。
- 刁斗:古代的警报器,通常用于军事上警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子华,号秋水,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赋,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边境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农耕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怀和对农田耕作的期盼。诗中前两句以声和景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萧瑟的边陲气氛,鼓角声和飞过的雁阵暗示着战争和离别的苦痛。接下来的两句则反映了边疆的官员缺失和盗贼的猖獗,暗示国家的衰弱与不安。在这寒冷的岁末,诗人通过“胡床闭深阁”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沉重的心情,夜长且漫,无尽的警报声似乎在提醒着诗人要时刻警惕。最后两句转向希望,强调了春耕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出对未来的期望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鼓角遥闻出塞声:描写远方传来的战争号角声,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 边风吹雁过高城:雁阵飞过高城,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之情,边风则加重了这种孤独感。
- 疆陲无复戊己尉:边疆已无官员,反映出国家的衰败与动荡。
- 盗贼犹怜壬午兵:盗贼对士兵的怜悯,暗示士兵的困境与苦难。
- 岁晚胡床闭深阁:岁末的寒冷,胡床被关在深阁,寓意着孤独与忧虑。
- 夜长刁斗听连营:漫长的夜晚,警报声响起,暗示着战乱的持续。
- 便须从此传烽息:强调从此要传递烽火消息,表现出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 要及春农论劝耕:最后一句则转向春耕,展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与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鼓角”、“边风”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环境与情感。
- 象征:如“雁阵”象征着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冷清与战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又在结尾处展现出对农耕的期盼,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角:象征战争与警报。
- 边风:代表孤寂与冷酷的环境。
- 高城:象征防御与隔离。
- 胡床:代表边地的生活与无奈。
- 刁斗:象征警戒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鼓角”指的是什么?
- A. 农具
- B. 战争号角
- C. 乐器
- D. 书籍
-
“岁晚胡床闭深阁”中“胡床”主要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孤独
- C. 忧虑
- D. 休闲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叶梦得的作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边塞景象,但叶梦得更注重国家安危与农耕的关系,而王之涣则更关注个人的壮志与远方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