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径》

时间: 2024-12-31 16:56:18

茅庵将已就,取径透柴门。

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

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

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茅庵将已就,取径透柴门。
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
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
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

白话文翻译:

茅草屋已经建成了,我从小路穿过柴门而入。
渐渐清理掉污泥,平添了一些怪石蹲在一旁。
雪埋藏了老虎的足迹,雨后留下了长长的苔藓痕迹。
让竹子微微地弯曲,仍然感到古老的道路依然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庵:用茅草搭建的小屋,通常指隐居的地方。
  • 柴门:用柴草做的门,象征简朴的生活。
  • :清理或擦拭。
  • 污泥:脏的泥土。
  •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 虎迹:老虎的足迹。
  • 苔痕:苔藓留下的痕迹。
  • 让竹:使竹子弯曲、低垂。
  • 古道:古老的小路,象征历史和传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虎迹”和“古道”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一种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反映隐士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道衡,明代诗人,生活在对自然与人文有深刻理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隐居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道衡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明代是一个相对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凿径》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与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茅庵将已就”引入,描绘出一个隐居生活的场景,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取径透柴门”,则表现了诗人对隐居小路的探索,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

“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表现出诗人不仅在追求宁静,还在努力营造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接着提到的“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则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表现出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仿佛在诉说着隐士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情。

最后两句“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古道的怀念与对自然的尊重。竹子的弯曲象征着柔韧与适应,而“古道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延续和传统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衡作为一个明代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庵将已就:表示茅草屋已建成,隐居生活开始。
  • 取径透柴门:通过小路进入屋内,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的状态。
  • 渐剔污泥净:慢慢清理泥土,象征诗人对环境的用心与细致。
  • 平添怪石蹲:在清理之后,增加了几块怪石,增加了环境的趣味性。
  • 雪埋留虎迹:雪覆盖了老虎的足迹,暗示自然中野生动物的存在。
  • 雨过长苔痕:雨后留下了苔藓的痕迹,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让竹微成曲:竹子轻轻弯曲,象征柔韧与适应。
  • 还惊古道存:感慨古老的小路依然存在,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怪石”形容自然环境的奇特。
  • 拟人:竹子被描绘得似乎有情感,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庵:象征隐居与宁静。
  • 柴门:代表简朴生活。
  • 怪石:象征自然的奇特与多样性。
  • 虎迹:代表自然的野性与生命力。
  • 苔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象征坚韧与柔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茅庵”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建筑
    • C. 一种动物
  2. 诗中“雪埋留虎迹”中的“虎迹”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野性
    • B. 人类的 footprints
    • C. 诗人的足迹
  3. “让竹微成曲”中竹子的形态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坚韧与适应
    • C. 竹子的生长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隐居生活与自然之美。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凿径》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与隐居的生活,但王维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道衡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