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嫩寒侵帐弄微霜。
客泪不成行。
料得黄花憔悴,
何日赋归装。
楼独倚,漏声长。
暗情伤。
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寒意渐浓,微霜轻覆在帐子上,客人因思乡而泪水涟涟却无法成行。想必那黄花已经憔悴,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久违的故乡。独自倚靠在楼上,漏水的声音格外悠长,心中暗藏的情感令人伤感。凄凉的情境中,既有对秋天的悲伤,又有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 嫩寒:指初秋时节微寒的天气。
- 侵帐:渗透到帐子里,形容寒意。
- 客泪不成行:客人因思乡而流泪,但泪水不成行。
- 黄花:通常指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赋归装:指重新装扮,寓意回到家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以个人情感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融合。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离乡在外时,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秋天的感伤。处于多事之秋,社会动荡,作者的情感也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秋天的伤感。首先,开篇“嫩寒侵帐弄微霜”以极具视觉和触觉的意象,表现了初秋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客泪不成行”直接展现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情感,流泪却无法表达的无奈感,使人感同身受。
“料得黄花憔悴”则引出了对故乡的想念,黄花的枯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而“何日赋归装”则流露出作者对归家的渴望,令人心生怜惜。
最后两句“楼独倚,漏声长”、“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深化了内心的孤独和惆怅。整首词层层递进,情感真挚,令人心醉。陈允平用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典词人的高超技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嫩寒侵帐弄微霜:描绘了初秋的寒意,轻微的霜气透过帐子,暗示着时节的变化。
- 客泪不成行:表达了因思乡而感到悲伤,却又无法流泪的无奈。
- 料得黄花憔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感叹黄花已然凋零。
- 何日赋归装:想念家乡,期盼归去的心情溢于言表。
- 楼独倚,漏声长:独自倚靠在楼上,听着漏水声,感到时间的漫长与孤独。
- 暗情伤: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人感到伤痛。
- 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情感的双重性,既有对秋天的悲伤,也有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嫩寒”比作侵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寒意。
- 拟人:将“泪”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悲秋”和“思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切而深沉,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寒:象征秋天的来临,暗示着一段新的旅程。
- 黄花:象征着故乡与思念,常与秋天的凋零相关联。
- 漏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增强了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嫩寒侵帐弄微霜”中“嫩寒”指的是: A. 初春的寒意
B. 初秋的寒意
C. 夏季的温暖
D. 冬季的严寒 -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着: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陈允平的《诉衷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语言更为豪放,而陈允平则更加细腻柔和,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曲与诗歌的比较研究》
-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