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1-06 15:52: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作者:蔡淑萍
漫回眸室空如许,堪嗟因底留住?
家书初到封缄损,难计水程山路。
斜日暮。恍然见倚门望远高堂母。
此情何苦!料鬓上新霜,也应惜我,碌碌被谁误!
平生事,莫更呶呶絮语,思来都恐无据。
何如卸却心头累,好便乘风归去。
伤意绪。争忍道闾阎几处愁风雨。
殷忧如缕。但对影茕茕,吟笺草草,犹自说羁旅。
白话文翻译
回头望去,房间空荡荡的,实在让人感到惋惜,为什么要留下这些?
刚收到的家书,封缄已经损坏,难以计算水程与山路的遥远。
斜阳西下,忽然看到倚门远望的母亲,心中不禁感慨。
这份情感何必如此痛苦呢!想到鬓边的白霜,也该怜惜我,为什么要被世事所误?
这一生的事情,何必再去喋喋不休,想来往事皆无凭据。
不如卸下心头的重担,随风归去。
心伤情绪,怎么忍心问道旁的邻居几处愁苦的风雨。
忧愁如细丝般缠绕心间。独对影子,草草吟咏,仍自诉说着游子的旅途。
注释
- 漫:随意、轻松。
- 回眸:回头看。
- 堪嗟:可以感叹。
- 封缄:信封、封条。
- 斜日暮:夕阳西下。
- 倚门:靠在门边。
- 高堂母:指高堂的母亲。
- 鬓:指鬓发。
- 碌碌:忙忙碌碌,形容生活琐碎。
- 呶呶絮语:啰嗦的言语。
- 卸却:卸下、放下。
- 伤意绪:伤感的情绪。
- 殷忧如缕:忧愁像细线一样缠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生于20世纪中叶,是当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摸鱼儿》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经历有关,表达了对家庭、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在社会变迁和个人际遇的交织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游子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当代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将游子的孤独与母爱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诗中,诗人通过“回眸”“倚门”“新霜”等意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感慨。尤其是“此情何苦”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的自省,也是对世事无常的无奈感叹。
诗人以斜阳西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暮色苍茫的氛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对母亲的思念在诗中反复出现,显示了深厚的亲情。最后,诗人以“乘风归去”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向往,尽管心中有许多忧愁,但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解脱。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空房的惋惜到对母亲的思念,再到反思人生的无常,情感深邃而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漫回眸室空如许,堪嗟因底留住?”:随意回头,房间空荡荡的,令人感到惋惜,为什么要留下这些?
- “家书初到封缄损,难计水程山路。”:刚收到的家书,封缄已经损坏,难以计算水程与山路的遥远。
- “斜日暮。恍然见倚门望远高堂母。”:夕阳西下,忽然看到倚门远望的母亲,心中感慨。
- “此情何苦!”:这份情感何必如此痛苦呢!
- “料鬓上新霜,也应惜我,碌碌被谁误!”:想到鬓边的白霜,也该怜惜我,为什么要被世事所误?
- “平生事,莫更呶呶絮语,思来都恐无据。”:这一生的事情,何必再去喋喋不休,想来往事皆无凭据。
- “何如卸却心头累,好便乘风归去。”:不如卸下心头的重担,随风归去。
- “伤意绪。争忍道闾阎几处愁风雨。”:心伤情绪,怎么忍心问道旁的邻居几处愁苦的风雨。
- “殷忧如缕。但对影茕茕,吟笺草草,犹自说羁旅。”:忧愁如细丝般缠绕心间。独对影子,草草吟咏,仍自诉说着游子的旅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独和思念比作缠绕的丝线,加深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忧愁”赋予人性,使其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如“伤意绪”、“愁风雨”,增强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索。通过描写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对家的渴望与对母爱的深切情感,传达出一种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房:象征内心的孤独。
- 母亲:代表温暖和归属。
- 鬓霜: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
- 斜日:寓意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倚门”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母亲
- C. 邻居
- D. 友人
-
诗中“乘风归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生活的厌倦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工作的热爱
-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母亲
- B. 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直接、简洁,而蔡淑萍的《摸鱼儿》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风格上更为丰富和多元。
参考资料
- 《当代诗词选》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