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题墨兰扇面》
时间: 2025-01-06 04:19: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亭亭幽谷,问天家声价何关弱质。尺幅潇湘秋色满,领取香名第一。现出风光,删除俗韵,要借骚人笔。素心何处,呼之或者能出。所恨纫佩情多,买山钱少,未构藏卿室。泽畔行吟芳袭袂,惹得豪华萧瑟。三径竹松,四时梅菊,可许论交不。开时紧记,抱琴来坐终日。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山谷中,我问天上人家的声誉与地位,何必与我这微弱的才能有关。那幅描绘潇湘秋色的扇面上,香气四溢,名声第一。眼前的景色迷人,我想抛弃世俗的风韵,借用诗人的笔来描绘。我的纯洁的心灵又在何处呢?呼唤它,或许能够现身。让我所恨的是,情感太多,买不起山水,只能在心中幻想有个藏身之处。在水边吟唱,芳香袭来,令得繁华变得萧瑟。三条竹径,四季梅菊,是否可以谈论交友之情呢?在盛开的时节,我要紧紧记住,带上琴来坐上一整天。
注释:
- 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常用于描写植物或山水的秀美。
- 幽谷:指幽静的山谷,象征宁静的环境。
- 天家:指天上的人家,通常用来形容高贵或有名望的人。
- 潇湘:指湖南地区,特指秋天的美景。
- 骚人:指才华出众的诗人或文学家。
- 纫佩:佩戴饰物,暗指对情感的依恋。
- 泽畔:水边,指在湖泊、河流旁边。
- 豪华:奢华的生活,常与萧瑟形成对比。
典故解析:
- 骚人:源自《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代表了古代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潇湘:与众多古诗词中描绘的秋色和美景紧密相关,象征着清雅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崇光,现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在面对自然与人文情怀时的内心挣扎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幽静山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迷茫。开头的“亭亭幽谷”构建了一个清幽的意境,象征着诗人渴望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及的“潇湘秋色”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孤独。通过“删除俗韵”的表达,诗人显然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素心何处,呼之或者能出”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真诚的追寻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所恨纫佩情多,买山钱少”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困境。在“泽畔行吟”的描写中,诗人又一次回归自然,这一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还折射出他对友情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细腻,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展现出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亭亭幽谷,问天家声价何关弱质。
- 在幽静的山谷中,我想知道天上人家的声望与地位,何必与我这微薄的才能有关。
-
尺幅潇湘秋色满,领取香名第一。
- 那幅描绘潇湘秋色的扇面上,香气四溢,名声第一。
-
现出风光,删除俗韵,要借骚人笔。
- 眼前的景色迷人,我想抛弃世俗的风韵,借用诗人的笔来描绘。
-
素心何处,呼之或者能出。
- 我的纯洁的心灵又在何处呢?呼唤它,或许能够现身。
-
所恨纫佩情多,买山钱少,未构藏卿室。
- 让我所恨的是,情感太多,买不起山水,只能在心中幻想有个藏身之处。
-
泽畔行吟芳袭袂,惹得豪华萧瑟。
- 在水边吟唱,芳香袭来,令得繁华变得萧瑟。
-
三径竹松,四时梅菊,可许论交不。
- 三条竹径,四季梅菊,是否可以谈论交友之情呢?
-
开时紧记,抱琴来坐终日。
- 在盛开的时节,我要紧紧记住,带上琴来坐上一整天。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问天家声价”比喻对名誉的追求。
- 对仗:如“三径竹松,四时梅菊”体现了对称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幽谷中的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反映了对世俗名利的思考,以及对自我心灵的追寻。
意象分析:
- 幽谷:象征宁静与隐逸,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潇湘秋色:象征美丽与忧愁,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纫佩:象征情感的牵绊,反映生活中的无奈。
- 泽畔:象征自然的怀抱,诗人追求的理想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亭亭幽谷”中的“亭亭”指的是: A. 高耸的样子
B. 低矮的状态
C. 平坦的地面
D. 秽乱的环境 -
诗中提到的“潇湘”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河南
B. 湖南
C. 四川
D. 江苏 -
诗人希望抛弃什么? A. 诗歌
B. 俗韵
C. 友情
D. 自然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张崇光的《念奴娇 题墨兰扇面》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思考,但张崇光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真挚情感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张崇光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现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