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光风转蕙》
时间: 2025-01-06 04:57:04意思解释
念奴娇·光风转蕙
作者: 郭世模 〔宋代〕
原文展示:
光风转蕙,泛崇兰漠漠满城飞絮。金谷楼危山共远,几点亭亭烟树。枝上残花,胭脂满地,乱落如红雨。青春将暮,玉箫声在何处。无端天与娉婷,帘钩鹦鹉,梦断闻残语。玉骨瘦来无一把,手挹罗衣看取。江北江南,灵均去后,谁采蘋花与。香销云散,断魂分付潮去。
白话文翻译:
光风轻拂着蕙草,飘荡在崇兰的上空,满城飞舞着柳絮。金谷楼与远处的高山相映成趣,几枝亭立的烟树。枝头的残花,像胭脂般洒落满地,纷纷扬扬,如同红雨。青春即将逝去,悠扬的玉箫声在哪里呢?无缘无故,天与美丽的女子相伴,帘钩上停着的鹦鹉,梦中断续听到的残语。那瘦弱的玉骨,竟无一把可以握住,手中轻挹罗衣,细细观赏。自从灵均离去后,江北江南,还有谁来采摘蘋花呢?香气散去,云烟消失,断魂在潮水中寄托远去。
注释:
- 光风转蕙:光风轻轻吹拂着蕙草,蕙草是一种香草,常作美人的象征。
- 崇兰:指高雅、清香的兰花。
- 金谷楼:传说中的美丽楼阁,常与风景名胜相联系。
- 玉箫:美妙的箫声,象征青春和美好时光。
- 灵均:指的是古代诗人,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郭世模,宋代词人,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其词风常具清新脱俗之感。
- 创作背景:该词作可能是在春末夏初之际,诗人感受到青春流逝、离别之情,写下的怀旧之作。
诗歌鉴赏:
《念奴娇·光风转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首句“光风转蕙”以轻盈的风引入画面,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紧接着,飞舞的柳絮和远处的金谷楼,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在描写残花时,诗人用“胭脂满地,乱落如红雨”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青春的即将结束,使得诗人倍感惆怅,玉箫声的消逝更是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诗中提到的“无端天与娉婷”,则暗示了命运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脆弱。整首词通过柔美的语言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光风转蕙:春风轻拂,蕙草摇曳。
- 泛崇兰漠漠满城飞絮:兰花香气弥漫,柳絮纷飞满城。
- 金谷楼危山共远:金谷楼与远山相辉映。
- 几点亭亭烟树:几棵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清晰。
- 枝上残花,胭脂满地,乱落如红雨:残花纷落,地上如同涂抹了胭脂般的颜色。
- 青春将暮,玉箫声在何处:青春即将结束,悠扬的箫声难觅。
- 无端天与娉婷:无缘的天与美丽的女子相伴。
- 帘钩鹦鹉,梦断闻残语:帘上的鹦鹉,梦中听到的残余话语。
- 玉骨瘦来无一把,手挹罗衣看取:瘦弱的身姿没有抓住的机会,手中轻抚罗衣。
- 江北江南,灵均去后,谁采蘋花与:江南江北,灵均离去后,谁来采蘋花呢?
- 香销云散,断魂分付潮去:香气消散,情感随潮水远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残花比作红雨,形象生动。
- 拟人:天与娉婷的相伴,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江北江南”与“香销云散”,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与青春的逝去,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无奈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词作深沉而感伤的基调。
意象分析:
- 光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蕙兰:象征着优雅与高洁。
- 残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逝去。
- 玉箫: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音律。
- 潮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谷楼”代表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楼 C. 一条河
- 诗人在感慨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青春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 “胭脂满地”形容了什么? A. 残花的颜色 B. 地上的泥土 C. 美人的妆容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郭世模的《念奴娇·光风转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郭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