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为潘云赤悼亡》
时间: 2024-12-31 13:24: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为潘云赤悼亡
作者:沈谦 〔明代〕
篆烟微,花烛烂。
月缺花残,咫尺幽明判。
綷縩罗裙鬟髻乱。
似有如无,风静垂帘蒜。
梦无凭,愁不惯。
眉妩青颦,谁举梁鸿案。
遗挂尘生丝脆断。
菡萏鸳鸯,不合愁人看。
白话文翻译:
烟雾轻微,花烛摇曳,
月亮缺失,花儿凋残,
咫尺之间似乎分明又模糊。
绸缎裙子和发髻乱得不成样子,
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轻风静静地垂下帘子。
梦境没有凭借,忧愁难以承受,
眉头微微皱起,谁能再举起梁鸿的案?
遗留下的尘埃如丝般脆弱而断裂,
菡萏与鸳鸯,只让愁苦的人来观看。
注释:
- 篆烟:指香烟缭绕,形状如篆书的烟雾。
- 花烛:这里指的是点燃的蜡烛,象征着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 咫尺幽明:咫尺意为很近,幽明指的是微弱的光明,形容近在咫尺却又模糊不清。
- 綷縩:细腻柔软的丝织品。
- 梁鸿案:梁鸿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这里可能暗指文学成就或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谦,明代诗人,字子谦,号澹轩,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是沈谦为悼念已故的潘云赤所作,表现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惆怅,反映出明代社会对生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幕遮 为潘云赤悼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无尽追忆和深切哀痛。开篇的“篆烟微,花烛烂”便营造了一种缥缈的氛围,象征着生与死的交织,以及生活中那份短暂的美好。接下来的“月缺花残”更是直接点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诗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如“绸裙”、“鬟髻”,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着逝去的青春与美好。诗人通过“似有如无”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与无法触及的痛楚。最后一联“菡萏鸳鸯,不合愁人看”则以象征的方式,指出即便是美丽的花朵和鸳鸯,也无法抚平人们的愁苦,展现了失去后的空虚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字句间流露出对亲人的无尽思念,背后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极具艺术魅力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篆烟微,花烛烂:描绘柔和的烟雾与摇曳的烛光,象征着温馨与美好。
- 月缺花残,咫尺幽明判:对比月亮的缺失与花儿的凋零,表达生命的无常。
- 綷縩罗裙鬟髻乱:细腻的衣服与发饰的凌乱,暗示女子的美丽与失落。
- 似有如无,风静垂帘蒜:风静窗帘下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模糊与不真实的感觉。
- 梦无凭,愁不惯:梦境难以把握,忧愁难以承受,显露作者的内心挣扎。
- 眉妩青颦,谁举梁鸿案:描写惆怅的神态,询问谁能再如梁鸿那样寄情于文。
- 遗挂尘生丝脆断:遗留下的尘埃与脆弱的丝线,象征着无法挽回的失去。
- 菡萏鸳鸯,不合愁人看:即便是美丽的菡萏与鸳鸯,也无法消解愁苦。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月缺花残”用以比喻生命的短暂;“菡萏鸳鸯”则赋予了意象以情感,使得全诗充满了深情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的深切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惋惜与无奈,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象征着缥缈的情感与记忆的模糊。
- 花烛:代表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 月亮: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缺失则显得脆弱。
- 菡萏鸳鸯:象征着爱情与美好,失去后只剩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梁鸿”是谁?
- A. 古代诗人
- B. 古代政治家
- C. 古代画家
- D. 古代音乐家
-
填空题:诗中“月缺花残”的意象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菡萏鸳鸯”代表了愁苦与美好的结合。 (对/错)
答案:
- A
- 生命的无常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谦的此首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悼亡情感,后者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流露出对失去的遗憾与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沈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