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时间: 2025-01-01 13:54:46

秋风深,枫叶舞。

南北繁华,战后成焦土。

满目凄凉谁共语。

遥望岭南,烽火迷归路。

远山明,帆影聚。

无恙湘江,知否离人绪。

浪卷惊涛声似诉。

怒吼浯溪,莫教胡儿渡。

意思解释

苏幕遮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秋风深,枫叶舞。南北繁华,战后成焦土。
满目凄凉谁共语。遥望岭南,烽火迷归路。
远山明,帆影聚。无恙湘江,知否离人绪。
浪卷惊涛声似诉。怒吼浯溪,莫教胡儿渡。

白话文翻译:

秋风萧瑟,枫叶在空中飞舞。南北之间的繁华,如今在战后化为焦土。
满眼的凄凉,谁能与我倾诉?遥望岭南,烽火连天让我迷失了归路。
远处的山明亮,帆影渐渐聚集。湘江依然安宁,不知远方的离人是否还在牵挂。
波涛翻滚,仿佛在诉说心中的怨恨。怒吼的浯溪,希望胡人不要轻易渡过。

注释:

  • 苏幕遮: 此词牌名,常用于抒情。
  • 凄凉: 形容荒凉悲惨的景象。
  • 烽火: 古代用烽火报警,象征战乱。
  • 湘江: 中国著名的河流,象征故乡与思念。
  • 胡儿: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寓意外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常以忧国忧民为主题,风格沉郁悲凉,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之后,反映了国家沦陷后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苏幕遮》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开篇以“秋风深,枫叶舞”引入,秋天的萧瑟与枫叶的舞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飘摇。接着提到“南北繁华,战后成焦土”,鲜明对比了战前的繁华与战后的荒凉,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诗中“遥望岭南,烽火迷归路”的描写,更是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的恐惧。最后,波涛声与怒吼的结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显示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外敌的愤怒。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兼具了历史的厚重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风深,枫叶舞: 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暗示时光的流逝。
    • 南北繁华,战后成焦土: 对比战前的繁华与战后的荒凉,突显战争的破坏性。
    • 满目凄凉谁共语: 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遥望岭南,烽火迷归路: 烽火暗示战乱,迷失的归路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远山明,帆影聚: 远山的明亮与帆影的聚集,象征希望与团聚。
    • 无恙湘江,知否离人绪: 湘江的安宁与离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家乡的牵挂。
    • 浪卷惊涛声似诉: 波涛的声音似乎在诉说内心的情感。
    • 怒吼浯溪,莫教胡儿渡: 对敌人的愤怒与对和平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浪卷惊涛声似诉”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语言更为工整。
    • 拟人: 描述波涛似乎在诉说,增加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破坏深感痛心,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秋风: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枫叶: 代表凋零与悲哀。
  • 烽火: 战乱与动荡的象征。
  • 湘江: 故乡与思念的寄托。
  • 浪涛: 代表内心的激荡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最能体现对战争的感慨?

    • A. 秋风深,枫叶舞
    • B. 南北繁华,战后成焦土
    • C. 远山明,帆影聚
    • D. 无恙湘江,知否离人绪
  2. “烽火迷归路”中的“烽火”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乱
    • C. 归乡
    • D. 希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 也表达了对国家破败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对未来的希望。
  • 《静夜思》: 主要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上更加柔和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近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