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_·,三用韵)》
时间: 2024-12-29 03:0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_·,三用韵) 作者: 吴潜 〔宋代〕
楼观峥嵘,浑疑是天风吹坠。金屋窈,几时曾贮,粗桃凡李。镜断钗分人去后,画阑文砌苍苔缀。想当年日日醉芳丛,侯鲭美。春水涨,鳞鳞细。春草暗,茸茸腻。算流连光景,古犹今尔。椿菌鸠鹏休较计,倚空一笑东风里。喜知时好雨夜来稠,秧青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景象,诗人在高楼观景,云雾缭绕,仿佛是天风吹拂而来。金屋深邃,几时才能存放那些粗糙的桃李?在镜子破裂、钗子分离之后,人儿已经离去,青苔在画栏和石阶上蔓延。回想当年,我每天都醉在花丛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春水上涨,细鳞闪烁;春草暗淡,嫩绿丰腴。算起来,这流连的光景,无论古今都是如此。椿菌和鸠鹏就别去争论了,依靠在空中,笑看东风之中。喜悦的是今夜的好雨密集而来,秧苗已经青翠欲滴。
注释:
- 峥嵘: 高耸而突出的样子。
- 金屋: 指的是华丽的房屋,象征富贵。
- 粗桃凡李: 比喻不起眼的事物。
- 镜断钗分: 指的是离别后的痛苦。
- 苍苔缀: 青苔缠绕,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 侯鲭: 形容美好的事物。
- 秧青未: 指的是禾苗还未长成,暗含希望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满江红》写于戊午年二月,正值春天,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的“楼观峥嵘”,就给人以宏伟的视觉印象,接下来的“金屋窈”,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奢华与深邃的氛围。诗中的“镜断钗分”则是对失去的痛苦的直接表达,表现出人离去后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的细腻之处,如“春水涨,鳞鳞细;春草暗,茸茸腻”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结尾部分提到的“喜知时好雨夜来稠”,更是以雨水的滋润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再生。整首诗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观峥嵘:高楼耸立,意象宏伟,似乎与天相接。
- 金屋窈:形象描绘出豪华的环境,暗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镜断钗分人去后:暗示了离别的痛苦,镜子和钗子都是女性的象征。
- 画阑文砌苍苔缀:细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青苔缠绕在画栏上,表明岁月不饶人。
- 想当年日日醉芳丛:回忆往昔,展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春水涨,鳞鳞细:春水上涨,水中细鳞闪烁,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春天。
- 椿菌鸠鹏休较计:象征着对比,较量无意义,诗人选择淡然处之。
- 喜知时好雨夜来稠:表达对自然规律的喜悦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屋”象征富贵与美好生活。
- 拟人:春水与春草都有生命般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运用了多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优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观:象征着高远与理想。
- 金屋:代表着富贵与奢华。
- 春水: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春草: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屋”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田园
- D. 孤独
- “镜断钗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离别的痛苦
- C. 期待
- D. 忧伤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冬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吴潜的《满江红》和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吴潜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而李白则是借酒抒发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